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建設制造強省 鍛造國之重器
2017-12-18 11:05: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王金海 劉洪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巨大的鋼結構廠房內,智能化生產線滿負荷生產,一臺臺被涂裝成『中國紅』顏色的機器人正在包裝,准備銷往各地——10月18日,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沈陽新松智慧產業園啟用。

  『在這裡,我們實現了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僅此一項,就能提高工業機器人產品生產效率200%,運營成本降低21%。』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說,新松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已經銷往30餘個國家和地區。

  新松再上新臺階,折射出遼寧裝備制造業不斷釋放的暖意。今年1至9月,全省裝備制造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2.6%,佔全省工業的31.8%;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9.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到6.9%,比去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作為遼寧第一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是立省之本、強省之基。12月1日召開的遼寧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加快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實施意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等五大基地,成為遼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振興發展,努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選擇。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的根本要求。』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忠孝說,『不同於一般的產業園區,我們肩負國家使命,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中德裝備園創新裝備制造業發展模式、園區開發建設管理模式和對外開放合作模式,寶馬研發中心、西門子智能交通研發中心等高含金量的項目頻頻落地,為遼寧裝備制造業轉型昇級注入新動力。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的必由之路,裝備制造業則是改革的重點所在。2013年起,遼寧省每年安排2億元、連續5年重點支持高端裝備產品研發。截至目前,攻克了73項重大關鍵技術,開發出18個重大裝備產品。

  今年4月,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下水。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研發設計團隊,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先後成功開發並建造30餘種高附加值的船舶和海洋工程產品,填補了我國造船史上的多項空白。『黨的十九大報告50餘次強調創新,我們備受鼓舞,只有掌握最核心技術,攻克「受制於人」的關鍵環節,纔能當得起「中國重大裝備的標杆」。』大船集團副總工程師馬應斌表示。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