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中國經濟的歷史跨越】中國鄉村走向振興
2017-12-17 20:58: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昇億萬農民幸福感。破解『三農』問題,進入了鄉村振興戰略引領的新時代。

  不久前,農業部正式對外宣布:我國有七個省份已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九個省份正在收尾。

  拿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不少農民放心把土地流轉給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新產業。在四川德陽,流轉的土地上打造的是原野牧場這樣的觀光休閑產業。

  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要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要富。十八大以來,國家做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的土地制度安排,從土地確權整省試點推進,到『三權分置』將承包權和經營權拆分開,讓農村土地迸發出新活力。農業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已有80%的承包地完成確權,35%的承包地進行了流轉。

  在激發土地新活力的同時,針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落後的問題,2013年以來,國家僅在農林水方面的支出就達到8萬多億元,農村社區通路、通電、通電話接近全覆蓋,『一站式』『一體化』互聯網服務迅速向基層延伸,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增強,農業發展方式也在轉變。最新數據表明,全國農藥化肥用量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今年1200萬畝土地輪作休耕。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農業生產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

  補短板,強弱項,黨的十九大報告,又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圍繞著鄉村振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快馬加鞭,十九大後首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有關三農的議題佔了將近三分之一。開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范圍也將拓展。《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也已完成向社會公開草案征求意見。

  如今的中國農村正在主動發力、迎頭趕上,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家園。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