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一場1200公裡5個半小時的『生命接力』
2017-12-15 15:11:31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7歲男子面臨肺功能衰竭,北京珍貴肺源飛馳援漢,卻遭遇列車晚點,鐵路、交警一路綠燈

  一場1200公裡5個半小時的『生命接力』

  醫護人員一路飛奔護送肺源。

  昨天,一場挽救生命的『生死速遞』在北京和武漢之間展開,引發全城關注。在兩地醫護人員和鐵路、交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緊密配合下,來自北京的一例愛心捐肺被順利移植到湖北患者體內。下午5點38分,手術順利完成。

  肺衰竭,只有肺移植能救37歲男子的命

  去年年底,一名37歲男子因反復咳濃痰和肺部感染住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經檢查,男子患有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多種嚴重肺病,稍微動一動就會呼吸困難。

  呼吸內科醫生告訴家屬,普通治療很難改善肺功能,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盡快接受雙肺移植,否則會因為呼吸功能衰竭加重而死亡。經過反復的溝通,家屬同意進行肺移植手術,找到了胸外科林慧慶副教授。進行了肺移植登記後,男子出院回家等待肺源。

  很幸運,一年就等到了救命肺源

  為了搶救這條年輕的生命,醫院立即與國內最大的肺移植團隊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聯系,找尋合適的供體。

  13日,林慧慶接到消息:北京309醫院有一位腦死亡患者捐獻了肺,經過國家器官分配系統,肺源將分配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院肺移植團隊與陳靜瑜教授團隊緊急啟動肺移植計劃,男子當天緊急辦理了入院手續。

  當天晚上,胸外科醫生謝頌平搭乘武漢到北京的高鐵,深夜抵達北京。他馬不停蹄趕往309醫院,經過評估,肺源符合捐獻標准。昨天早上7點,經過1個多小時手術,謝頌平提取到捐獻肺源,立即搭乘早上8點的G403次高鐵返回武漢。

  生命馳援,鐵路開綠色通道

  肺源缺血時間為12小時,從取出到移植的安全時間為12小時內,刨除移植手術本身需要的5個多小時,留給路上轉運的時間只有6小時左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接力跑。

  高鐵剛過河北石家莊突然減速,到了邯鄲直接停住了。心急如焚的謝頌平趕緊找到列車乘務長詢問情況,得知是河北河南段大雪,高鐵因安全因素減速直至停車。謝頌平將自己身負的特殊使命告訴了乘務長,乘務長立即聯系鐵路調度部門。經過多方協調,鐵路部門決定,一旦情況允許,G403次優先通車。直到過了鄭州,高鐵纔恢復了正常行駛速度,謝頌平看了看表。『還來得及!』他心裡暗暗松了一口氣。

  警車快騎極速護送,車站到醫院26分鍾

  原定中午12點17分到達武漢站的G403次列車,晚點1小時10分。下午1點26分,謝頌平醫生帶著肺源抵達武漢火車站。通過武漢站綠色通道,在車站專人引導下,醫護人員拎著人體器官專用運輸箱一路疾奔,僅用3分鍾就將肺源送上了救護車。

  此時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患者已經被推進手術室。時間緊迫,醫院立即請求武漢交管部門支援。接到協助請求後,武昌區交通大隊機動隊副隊長楊春立即帶領2輛警車和2輛『漢警快騎』開闢出一條生命通道。

  車隊進入武昌轄區,武昌區交通大隊指揮室啟動智慧應急機制,沿路形成『綠波帶』,車隊無需等待,快速通過紅綠燈。下午1點52分,救護車順利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原本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僅用了23分鍾。

  手術成功,男子擁有了新雙肺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黃傑教授、林慧慶副教授、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等人以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室專家組成的團隊正在手術室嚴陣以待。

  這場『生命接力』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發了全城關注。網友『@AA龍博』留言:『移植成功了嗎?今天一天都在關注這個事情,我很期待手術成功!』

  不僅網友緊張關注,手術室裡的醫護人員也在焦急地等待。『聽說大雪造成多趟高鐵停運,我們的心一直懸著。』胸外科副主任康敢軍告訴記者,下午2點看到謝頌平醫生拎著肺源箱子一路跑步進入手術室,大家的心纔放了下來。

  『手術非常順利。』林慧慶透露,患者的肺組織粘連並不嚴重,游離時非常順利。因為患者右肺功能更差,專家們先將右肺取出進行右肺移植,依次吻合支氣管、肺動脈和肺靜脈,然後再進行左肺移植。下午5點38分,手術順利結束。從12時進手術室開始到手術結束,共耗時5個多小時。

  目前,患者已經被送到重癥監護室接受觀察。72小時之內還需要闖過移植物排斥反應關、感染關和免疫抑制劑排斥關。林慧慶坦言,此次移植的順利進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也與醫院呼吸內科、重癥監護室、器官移植科、檢驗科、血液科等多學科團隊的齊心協力密不可分。 (記者劉璇梁爽通訊員杜巍巍高婷鍾明高梓健圖/通訊員劉瑜)

  肺移植

  在目前器官移植中要求最高

  『肺移植是目前所有器官移植手術中要求最高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教授林慧慶介紹,目前全國能開展肺移植的醫院不多。對肺移植而言,外科技術本身並不是難度最大的,關鍵是要精准評估患者是否合適移植,找到合適的供體和術後的維護纔是最大的難點。

  胸外科副主任康敢軍說,肺源必須在12個小時之內移植到患者體內,比肝源、腎源要求的時間都要短。肝腎的供體只要在70歲以下就可以了,肺源需要在50歲以下,肺部沒有感染、沒有創傷、不吸煙,能同時達到這些要求的合適供體少而又少。

  『門診中經常有患者來諮詢肺移植,絕大多數人都擔心猶豫,結果錯過了最佳移植時間,非常可惜。』林慧慶提醒,經過評估後如果適合肺移植,一定要抓住時機盡早進行。心肺功能往往是一體的,一旦拖到心功能也不好,肺移植的可能也大打折扣。

  據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從去年年底開展肺移植以來,到目前已經開展了3例。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