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詐騙】

資料圖:警方破獲多起跨境電信詐騙案。中新社記者鍾欣攝
最近一段時間,因中國公民在海外頻繁被騙,中國駐全球多地使領館紛紛發布防騙提醒。
11月,加拿大出現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團伙頻頻犯案。他們先是假扮中國駐外機構,聲稱該留學生牽涉到某宗大案,國際刑警正在調查並追捕該學生,把該留學生嚇得立即隱匿起來並斷絕一切通訊。
隨後該團伙便轉向學生在國內的家長勒索,而家長聯系不到學生,真的相信孩子已經被綁架,只好向騙子們付款。
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也連續收到多起中國公民反映遭受電話詐騙案件。來電人假冒使領館人員,以有重要文件需到使領館領取、證件過期需延期或補辦、涉及國際刑事案件需配合調查、涉嫌金融詐騙需凍結銀行帳戶等,要求對方提供銀行信息和賬戶,或網上轉帳繳納費用,或回拔電話以進一步聯系等。
因詐騙電話多采用技術手段,將電話號碼隱藏或偽裝成中國駐外使領館電話號碼,具有較強欺騙性。
除了假冒使領館工作人員,騙子還以郵寄巨額財物被扣,要求對方支付『疏通費』的形式行騙。
此外,還有詐騙分子稱能在馬來西亞代辦澳大利亞工作簽證,向有意赴澳的中國公民收取高額簽證代辦費後銷聲匿跡,造成受害人大額財產損失。其中,部分勞務中介充當中間人參與其間,發現自身被騙後仍繼續向其他受害人征收高額代辦費,使多名中國公民陷入困境。
因詐騙形式、手段不斷翻新,身處海外的中國公民更應擦亮雙眼,謹防上當受騙!
防騙小貼士:
1、妥善保管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各類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銀行賬號、家庭住址等;
2、接到陌生人電話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時務必冷靜,待通過其他渠道核實情況後再處理;
3、駐外使領館依據法律嚴密保守公民隱私信息,也不會以任何名義要求公民轉賬、匯款;
4、警察、法院、檢察院、銀行等機構不會簡單地以打電話的方式告知欠費、欠債、信用卡透支、洗錢等,更不會提供所謂安全賬號或保證金賬號,或索取網銀密碼;
5、遇事冷靜分析,沈著應對,遇到或懷疑詐騙,立即與就近的銀行工作人員聯系或撥打當地警方、使領館電話。
6、如果無法辨別是否為詐騙電話,建議掛斷後撥打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領事保護值班電話,或撥打12308熱線,請求將相關信息轉有關使領館進一步核實。
7、一旦發現上當,請注意保留證據,循法律途徑理性維權,避免自身合法權益受損。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