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成都市人社局近日發布的成都人纔藍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人纔總量超408萬人,其中本科生月薪平均達到7903元,研究生平均月薪更是超過1.4萬元。如此高額的平均工資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調侃自己『拖後腿』、『被平均』。

關於『本科生月薪』的爭議?
近日,一則『成都本科生平均月薪近八千』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這組數據來自成都市人社局發布近日發的成都人纔藍皮書《2016年成都市人纔資源狀況報告》。
在成都市人社局官網上,記者找到了這份公開發布的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在統計目標人群中『依照學歷分類來看薪酬水平,2016年,成都研究生(含博士、碩士)月薪平均數字達到14423元/月;大學本科生月薪平均達到7903元/月;大學專科月薪平均達5556元/月。』
藍皮書中還披露了學歷薪酬水平的低中高位數,例如,本科生平均月薪的高位數為11738元,中位數為6176元,低位數為2731元。
這組數據經媒體報道後,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成都本科生月薪』的標簽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少網友質疑數據的科學性,部分網友調侃自己的工資『拖後腿』、『被平均』。
『我一個本科生,收入還沒有專科生高?』
『對不起,我拖後腿了。』
『我就想知道這樣高薪工作哪裡找的?』
網友在調侃之餘,也對藍皮書中對人纔的界定標准、數據的來源、統計口徑等也表達出了自己的疑問。

用什麼標准界定『人纔 』?
據成都這份藍皮書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人纔總量為408.43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總量29.20%。人纔總量比上年增長32.18萬人,增幅8.55%。
408萬餘人被定為『人纔』,標准是什麼?在藍皮書的注釋中,『人纔』被解釋為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對此,記者電話諮詢了成都市人社局,該局專業技術人纔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人纔並不是人口,也不是人力資源。
『人纔本身沒有標准的概念,成都市408.43萬的人纔總量是從黨政人纔、企業經營管理人纔、專業技術人纔、技能人纔、農村實用人纔、社會工作人纔等六個人纔隊伍合並算出來的,每一類人纔的界定標准不一樣,不僅靠學歷和職稱進行界定。』該負責人說。

薪資數據如何得出?
藍皮書披露的數據之中,備受網友爭議的是『大學本科生月薪平均達到7903元』。
這樣的數據從何得出?調查樣本如何選取?成都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纔管理處一位負責人解釋,數據是成都人社局勞動關系處通過國家安排的勞動力市場薪酬調查得出。
對於調查樣本,成都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一位負責人則表示,7903元數據的樣本,是通過2000多家企業的薪酬調查得出,具體數據是通過專業機構根據相關規則調查得出。
記者查閱,就成都的薪資水平來說,可以參考的是成都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2016年成都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1330元。平均到12個月,月薪為5110.83元。(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