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10月以來立案查辦非法醫療美容案58件
2017-12-13 19:05:13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王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北京10月以來立案查辦非法醫療美容案58件

  非法醫療美容逐漸向遠郊區延伸發展

  今天,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自今年10月以來,全市立案非法醫療美容案件58件,實施行政處罰48件,罰款金額共計15.9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共計5.9556萬元,沒收藥品20.6公斤,沒收診療器械94件;對違法違規醫療美容機構累計給予不良執業行為積分75分;行刑移送案件1件;向其他行政部門移送涉嫌違法線索11條。

  隨著生活美容及醫療美容技術迅猛發展,各種美容機構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尤其是以注射類醫療美容技術為代表的『微整形』,因其快速、高效、相對安全的特點,備受求美人士的青睞。

  然而,不少利用消費者愛美心切開展非法醫療美容的機構和個人也應運而生。因為不具備相應的資質和條件或使用假、劣產品,非法醫療美容引發的糾紛和投訴屢見不鮮,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案例頻頻曝光。這些違法無證醫療美容服務,不僅給消費者造成身體損害和經濟上損失,而且讓不少愛美人士的精神趨於崩潰。有時候付出的不光是金錢,更要承擔整形美容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危害。

  今年10月以來,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會同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打擊非法醫療美容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整治行動。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副所長劉勁松介紹說,專項行動期間,北京市集中查辦了『劉某無醫師資質在朝陽區大城國際公寓某室開展雙眼皮手術案』『宋任民無醫師資質在通州區新通國際花園小區某室注射玻尿酸、水光針、瘦臉針案』『孫甍非無醫師資質在通州區永順鎮某小區某室注射玻尿酸、水光針案』等一批非法醫療美容典型案件。其中,『宋任民無醫師資質在通州區新通國際花園小區某室注射玻尿酸、水光針、瘦臉針案』,經委托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鑒定,確認為假藥,已移送至公安機關。

  專項行動期間,堅持利用第三方專業輿情監測機構,對北京市醫療美容市場秩序開展專業監測預警工作。監測、分析內容涵蓋了整體廣告宣傳情況,投放宣傳醫療機構分析,投放宣傳醫療機構地域分析,網民搜索行為分析,軟性新聞宣傳情況等方面,並根據監測情況進行專業分析,提出輿情預警。行動期間共計監測網站(頁)50萬個,QQ群12個,微信20個。

  根據監測、預警結果,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及時組織人員對涉嫌地區或機構開展現場暗訪,並及時組織屬地衛生計生監督機構開展監督檢查,將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梳理確定非法醫美重點區域33個,涵蓋了全市各個行政區,主要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城區商業街、寫字樓。但與以往相比較,遠郊區重點區域數量有了明顯增多,這也提示,非法醫療美容正逐漸向這些遠郊區延伸發展。

  在依法嚴厲打擊的同時,北京市對醫療美容機構及設置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累計開展打擊非法醫美培訓22次,累計培訓337戶,簽訂《美容醫療機構衛生安全承諾書》337份;對生活美容場所累計開展打擊非法醫美培訓115次,累計培訓5068戶,簽訂《生活美容場所衛生安全承諾書》4924份。

  經過多波次的高壓打擊,北京市非法醫療美容違法行為得到遏制,但是從近期查處的非法醫療美容案件分析來看,違法行為更加隱蔽,主要表現為某些違法人員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即時通訊工具招攬顧客,非法從事『微整形』等醫療美容服務。

  按照我國現有法律規定,不管是無創還是微創整形,只要符合『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要素,就屬於醫療美容的范疇。而對於醫療美容的實施者和實施醫療美容的場所,《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登記機關核准開展醫療美容診療科目,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相關人士表示,任何醫療美容項目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切忌通過宣傳廣告或他人介紹就衝動作出決定。接受醫療美容服務要選擇衛生計生部門批准的合法醫療美容機構,遠離非法微整形等『美容陷阱』;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微整形,不要通過非法途徑購買藥品,不要選擇美容美發店、微整工作室等非醫療機構進行注射。

  本報北京12月12日訊

  制圖/高岳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