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我與時間賽跑,發掘南京大屠殺史料』
2017-12-13 10:41: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劉軍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小野賢二在書房講述自己的研究經歷。書桌上擺放的是他收集的侵華日軍士兵日記。本報記者劉軍國攝

  侵華日軍士兵菅野嘉雄1937年12月13日—20日的日記。本報記者劉軍國攝

  『16日……將一部分俘虜押到長江岸邊槍殺』。

  『17日……將剩下的1萬多人處決』。

  ……

  這是一名叫菅野嘉雄的侵華日軍80年前日記中的一部分。發現這本日記的,是一位名叫小野賢二的日本人,他從1988年開始發掘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的資料。

  小野雖不是大學教授,但比一些學者更嚴謹與專注。在近30年的時間裡,他對約300名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士兵或其遺屬進行了采訪,整理了200多人的證言,收集了31本從軍日記和其他日軍侵華期間的資料。

  『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篡改』

  小野是一名普通的日本人,在日本福島縣一家化工廠工作了40多年後退休;小野又是一名不平凡的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近30年的調查研究。

  小野的家中,沒有其他過多的擺設,每個房間都有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擺滿了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歷史書籍,讓人誤以為走進了某個大學的圖書閱覽室。

  書房更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這是一位歷史學者的研究室。除了一張書桌、一臺筆記本電腦,靠牆的書架上整整齊齊、分門別類地擺滿書籍、筆記等資料。在書房裡,小野對本報記者介紹,這個書架上是客觀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資料,是他平時調查研究的參考資料;那個書架上是日本右翼歪曲、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是他進行研究批判的對象。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屠殺了30萬已經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和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由福島縣出身的士兵編成的第十三師團步兵第六十五連隊,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眾多部隊之一。在過去的近30年裡,小野幾乎走遍了福島縣的每一個角落,對該連隊的約300名士兵或其遺屬進行了采訪,整理了200多人的證言,收集了31本從軍日記。

  『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篡改。』小野通過對侵華日軍老兵日記在內的多方資料進行反復比較論證,並在此基礎上直接對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做口述調查之後認為,從1937年12月16日開始,第十三師團步兵第六十五連隊在幕府山麓長江岸邊槍殺了17025名中國人。上世紀90年代初,小野的這一調查成果被日本媒體報道後,引起了日本右翼的強烈不滿。但由於小野是以詳實的史料及自己對親歷者的調查為依據,經過多方證實得出的結論,右翼對此無法質疑更無法批判攻擊。

  1996年,小野與藤原彰、本多勝一共同編撰的《記錄南京大屠殺的皇軍士兵們——第十三師團山田支隊士兵們的從軍日記》在日本出版。日本專家認為,這本書戳穿了南京大屠殺是所謂『自衛開槍』『南京並沒有發生大屠殺』等謬論和謊言,是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珍貴史料。

  『以調查南京大屠殺作為人生目標』

  小野十分低調。當記者反復問他是什麼力量支橕著他堅持調查研究這一在日本極其敏感又受到質疑的課題時,他只說,作為一個日本人,自己希望調查清楚事實究竟如何,還原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他還說,自己對化學絲毫不感興趣,也討厭在化工廠工作,但為了賺取調查南京大屠殺事實所需經費,他必須工作。由於化工廠24小時運轉,小野有時候晚上工作,白天去調查走訪親歷者。除了睡覺、上班之外,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對南京大屠殺的調查研究上。

  現在這些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早已去世。小野向記者回憶道:對每一名老兵的采訪,都是一個復雜艱辛的過程。很多老兵不願意接受采訪,他一次又一次上門勸說。最終,不少老兵被小野的真誠、認真所感動,把藏在心裡幾十年,從來沒有跟別人甚至家人說起過的南京大屠殺經歷和盤托出。

  上世紀90年代,一名叫新妻富雄的老兵把自己珍藏半個多世紀的從軍日記交給小野。在這本日記中,1937年12月16日那天的日記被抹掉,17日—20日也沒有任何記載。小野說,『雖然在他交給我的日記中沒有相關記載,但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新妻當年所犯下的罪行十惡不赦,害怕公之於眾。』

  『新妻晚年深刻反省自己參與南京大屠殺的經歷。他曾對我說,「我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受到了天譴。大兒子在我參軍不久後就夭折了,二兒子也在我之前去世」。』小野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采訪新妻的情景時表示。

  在翻看另外一本日記時,記者問小野,在南京大屠殺那麼悲慘的時期,為什麼日記跟平常沒有什麼區別,字跡一模一樣?小野回答道,『對於被軍國主義洗腦的日本侵華士兵來說,殺人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對生命沒有任何敬畏。』

  小野非常靦腆。采訪伊始,當記者問起他為什麼從事對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調查研究時,他風趣地說道,『我當時比較閑』。但據多位跟小野認識的日本學者介紹,小野非常有正義感,面對那些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右翼,他希望通過自己親手收集的文字資料及親歷者的口述資料,讓日本社會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史為鑒,避免悲劇重演。在采訪最後,小野纔略顯害羞地說:『我以調查南京大屠殺作為人生目標。』

  『收集史料是與右翼作斗爭的殺手?』

  小野的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記者問小野什麼問題,他都要稍微思考之後纔回答,而且還不時翻閱相關記錄加以確認。

  小野對記者說,『因為我從事的歷史調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如果出現任何一點小的差錯,都會被日本右翼緊抓不放,成為他們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借口。』

  『收集史料,用史料還原南京大屠殺真相,用事實說話,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也是與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右翼作斗爭的殺手?。』除了調查研究之外,小野還把自己的成果向日本民眾介紹,讓更多日本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因為小野所說的每句話,不僅有歷史資料作證,而且由不同來源的歷史資料相互證明,所以日本右翼雖然非常厭恨小野,卻無法進行批駁。

  除了證言、日記之外,小野還收集其他一手史料,包括大量當年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刊登在日本報紙上由從軍記者所寫的相關文章。對小野來說,最珍貴的財產就是自己收集的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資料。他小心翼翼地拿出5本從軍日記原件。雖然歷經80年,但記載南京大屠殺這一人類巨大慘案的記錄依然清晰可見。小野從來沒有統計過自己為調查南京大屠殺花費了多少錢。他沒有什麼存款,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外,所有的工資都用在了調查南京大屠殺史實上。

  『我在與時間賽跑,去發掘南京大屠殺史料』。小野說,一方面自己年齡大了,很快將無法進行相關調查;另一方面,隨著日本老兵的離世,那些從軍日記等資料也開始慢慢消失,現在不去做,以後再也做不了了,將會留下歷史的永久遺憾。

  (本報東京12月12日電)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