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販賣運輸教學一條龍 網絡販槍違法犯罪成管控難題
2017-12-13 14:01:34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蔡長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網絡平臺販賣快遞物流運輸視頻組裝教學

  網絡販槍違法犯罪成管控難題

  □本報記者蔡長春

  □本報見習記者董凡超

  近日,山東新婚女子被槍擊埋屍河北一案公開宣判,被告人獲死刑。該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據案情披露,被告人有3把槍,兩把真槍一把仿真槍,來源竟然是被告人從網上購買零件後組裝而成的。

  近年來,網絡涉槍違法犯罪案件並不鮮見。《法制日報》記者今天采訪河北、江蘇、貴州等地公安機關了解到,在各地偵破的涉槍案件中,槍支來源頻頻指向網絡。網絡售賣槍支違法犯罪呈逐年上昇趨勢,成為管控的一大難題。

  網絡販槍案頻發

  『張起靈,你的快遞到了。』話音未落,收件人『張起靈』便被民警迅速制服,快遞包裹裡的小口徑子彈被一並收繳。

  今年3月,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截獲一條涉槍網購信息:自稱『張起靈』的買家欲將從網上購得的子彈寄回巨鹿縣。

  巨鹿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負責人王佔軍告訴記者,經過嚴密偵查,警方獲悉犯罪嫌疑人『張起靈』實名為曹某鋒。經順藤摸瓜,將另一名涉槍犯罪嫌疑人劉某納入偵查視線。

  一切准備就緒後,警方果斷收網,收繳疑似手槍1支、制式氣槍兩支、小口徑子彈50發、氣槍鉛彈500餘發。目前,相關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據了解,邢臺市今年共破獲網絡販槍案件12起,刑事拘留16人,行政拘留8人,繳獲非法槍支45支,非法槍彈近5000發,有效遏制了發案趨勢,震懾了網絡販槍違法犯罪行為。

  當前,網絡販槍已經成為影響公眾安全的一大新難題,公安機關打擊治理力度也在不斷昇級。

  前不久,湖南省岳陽縣公安局成功破獲『8·26』特大網絡制販槍支案,一條橫跨湘、粵、渝、冀、黑5省12市的制販槍網絡被連根拔起,多個加工、儲存槍支窩點被成功端掉。

  無獨有偶。近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機關經兩個月偵查,輾轉3省9地市,成功偵破『10·10』特大網絡販槍案,抓獲制販槍彈犯罪嫌疑人3名、涉槍違法犯罪嫌疑人249人,收繳各類槍支184支,鋼珠彈20餘萬發,疑似槍管約20噸。

  貴州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打黑處處長廖錫文拿出這樣一組數據:今年1月至10月,貴州省共破獲網絡販槍犯罪案件476起,抓獲628人,繳獲各類槍支1255支,核查省外網絡販槍犯罪案件833起,線索7073條,立重大網絡販槍犯罪案件18起。

  隨著打擊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患被成功排除。

  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副局長施冬冬對記者說,雖然近3年來無錫市網絡販槍案件呈逐漸上昇趨勢,但公安機關積極主動摸排涉槍線索、強化偵查經營和源頭打擊,做到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全市涉槍案件始終處於低發案的可控狀態。

  追溯偵查難度大

  記者在各大購物網站搜索欄中輸入『槍支、槍械』等關鍵詞,具有『電動連發、可發射子彈、射程30米』等功能的『玩具槍』便圖文並茂地呈現出來,購買窗口下更有『威力太大了吧』『5米內直接轟破樹皮』等買家評價。

  這些或多或少打著『擦邊球』的『玩具槍』已經讓人炫目,更有大量不法分子通過網絡販賣真實槍支『暗度陳倉』。

  相對於傳統案件,網絡販槍案件的主要犯罪活動都在網上進行,在海量網絡信息中捕捉犯罪鏈條,無疑給公安機關的偵查工作帶來不小難度。

  施冬冬介紹說,從無錫公安已偵破的案件看,犯罪嫌疑人通常將售槍信息隱匿在巨大的網絡信息流中,多采用網站、論壇、社交平臺勾聯販賣,快遞物流運輸,發送組裝教學視頻的犯罪手段,加之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強,多使用偽造身份,導致追溯偵查難度增大。

  廖錫文介紹說,網絡販槍案件具有分工細、鏈條長、結構復雜等特點,涉及制造源頭、銷售代理、物流運輸、個人買家多個環節,如何從整體上指揮偵查、核查線索、選准突破口,考驗著公安民警的集體智慧。其中,對網上線索進行落地核查等證據固定工作,更需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協作辦案、聯動配合。

  巨鹿縣刑警大隊民警申健說:『當前,各大物流公司的防范意識相對較差,對違禁物品監測能力不能與其運力發展速度相匹配,難以發現運輸過程中的槍支零件,客觀上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機。』

  網絡淨化是關鍵

  『10·10』特大網絡販槍案的成功告破,吹響貴州省黔南州公安機關借助網偵技術打擊網絡販槍、實現網絡淨化的號角。

  偵破過程中,公安機關最大限度整合警務資源,刑偵、技偵、網安等警種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方法,上查源頭,下追槍支,僅用兩天就完成核查任務。

  參與此案偵破的廖錫文認為,淨化網絡環境、全面清理槍支買賣信息是源頭治理的關鍵,相關部門對於網上發布的販賣槍支彈藥、傳播槍支彈藥制作技術和犯罪方法信息,應及時通知網站或者接入服務商清理刪除,對清理整治不及時的網站一律依法整頓,全面封堵,從源頭上阻斷販槍信息的散播途徑。

  在此基礎上,廖錫文建議,強力推動落實寄遞、物流企業『三個100%』制度和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及時堵塞管理漏洞,全力阻斷非法槍爆物品的販運、投寄(流通)渠道,通過手機APP終端對寄遞業實名登記、開包驗視等工作實現動態監管,通過大數據技術摸排寄遞、物流渠道非法寄運槍爆物品的案件線索。

  針對當前涉槍、涉爆犯罪網絡化、微商化特點,黔南州公安機關通過『微警務』平臺適時發布宣傳、預警信息,依托群眾拓展案件線索舉報、流通渠道,第一時間掌握案件線索信息。這一舉措推行以來,共接收群眾主動上繳槍支25支、子彈873發、炸藥25公斤,雷管170枚,成效顯著。

  施冬冬認為,梳理涉槍買賣信息是治理網絡販槍的應有之舉,應建立常態化網上巡查機制,強化監查技術手段運用。鑒於網絡販槍案件線索往往涉及到全國各地,建議加強地區間、部門間協作,凝聚區域打擊涉槍犯罪合力。

  多地警方提醒廣大群眾,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切勿懷有僥幸心理購買、私藏槍支。若發現涉槍類線索,請及時撥打110向公安機關舉報。

  本報北京12月12日訊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