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你的父母防范這些套路
重慶警方破獲保健品推銷詐騙大案,揭秘新型犯罪手法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公安部獲悉,重慶市公安機關近日成功破獲假冒醫院專家教授詐騙老年人、病患群體系列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23名,打掉犯罪團伙16個,搗毀詐騙窩點30個,核破案件1萬餘起,涉案金額上千萬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重慶晚報記者楊華
保健品冒充特效藥
據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底以來,重慶警方發現針對老人、病患群體銷售保健品的詐騙案件多發。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老人、病患群體個人信息後,冒充權威醫療機構的專家教授,通過撥打電話或微信,對老年、病患群體進行關愛式問診,誇大受害者病情,鼓吹產品療效,虛構其疾病治愈率。在逐步獲取受害人信任後,用廉價的健字號藥品或其他『三無』藥品冒充特效藥品高價出售,繼續對患者進行所謂指導使用,誘騙受害人購買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藥品,社會危害嚴重。

案情上報後,公安部對此高度重視,將此案列為督辦案件。今年3月,按照公安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傳統盜搶騙犯罪等『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部署,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牽頭成立專案組,對此類案件開展調查。
個個自稱紀×章教授
11月14日,重慶市反詐騙中心、巫溪縣公安局和北碚區公安分局專案組30餘名警力同時出動,打掉冒充『××國醫』銷售保健品的詐騙團伙,抓獲167名嫌疑人,當場查獲涉案電腦303臺,作案手機224部。
抓捕現場赫然掛著這樣的橫幅:『嚴禁冒充國家機關及醫生專家教授誘導或推薦產品給消費者』。實際上,該團伙在和患者一對一電話聯系或問診時,都自稱紀×章,是『××國醫』醫療機構教授。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實上,紀×章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什麼醫學權威,而是這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的虛擬代言人。
桌上擺著劇本臺詞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同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都有專門的說話藝術和劇本。
11月14日抓捕現場,一個又一個操作間辦公桌上,都放著所謂的說話藝術和劇本,和患者打電話或發微信問診的,只有高中甚至小學文化,只是照著劇本說話,用一套套花言巧語哄騙人,或關心,或吹噓,或挑逗,或利誘,每種套路都有幾十上百句現成臺詞,復制粘貼一鍵發送。場景設計、聊天內容都有詳細標注,受害人可能提到的問題,都有應對方案。
銷售保健品的,根據賣的是化糖養胰藥,還是羊奶粉,再或小球藻,列出各自專業術語,在每句臺詞結尾標注情緒、語氣,如何贊美客戶、關愛客戶、誇大病情恐嚇客戶。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