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錦江校區考點。
2018年國考筆試舉行
共享經濟民法總則人工智能入題
12月10日,四川天氣晴好。2018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筆試開考,和往年一樣,今年的應考情況依舊火爆,四川地區的招錄人數、崗位數和報名人數都再創新高。四川地區共有46902人應考,缺考7415人;招錄崗位821個,招錄人數1447人。整體上看,2018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共有120多個部門計劃招錄超2.8萬人,全國共有129.22萬人繳費確認參加筆試,113.4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40:1。
事實上,從『公考熱』開始,每年國考的報錄比就節節攀昇,上千個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並不鮮見。記者了解到,針對此次國考,不少考生反映題目和往年相比難度適中,但要得高分不易。同時,還有不少熟悉的熱點題目,比如『共享經濟』『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等等。
現場探訪
全省7415人棄考
最火職位1205:
10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四川省人事考試中心,大屏幕上,各個考場的情況一覽無餘。相關負責人介紹,國考從2015年以來,競爭比就降低了很多,凸顯了考生報名的理性化。
接近11點,上午的考試即將結束,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考點門口圍了不少人。『我家孩子明年畢業,去年參加國考就差了一點,這次再來試試。』成都市民李先生說,公務員工作穩定,待遇也不錯,所以家人很支持孩子來努把力。
據了解,此次國考報名期間,成都市青白江區國家稅務局科員(三)這一崗位的熱度一直遙遙領先,截至報名結束,該崗位成為四川最熱的崗位,競爭比例高達1205:1。熱度排名第二的是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的科員崗位,競爭比例為1033:1。排名第三的崗位是瀘州市納溪區國家稅務局的科員(二),競爭比例為916:1。這幾個職位,用『千裡挑一』來形容毫不過分。
來自四川省考試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本次考試應考46902人,缺考7415人,缺考率15.81%。『這和往年的情況差不多,估計有些考生是覺得准備不夠充分,所以直接放棄了。』
考題揭秘
試題總體難度適中
想得高分不容易
專家認為,為使考試達到既能考察報名者整體素質,又具有一定選拔性的目的,題目在設置方面可謂煞費苦心。一方面要求考生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熱點時事有所掌握。另一方面,考試對報名者的潛在能力也有所涉及。
上午11點,綜合知識考試結束,從考場走出的小周感覺還不錯。『民法典編纂、共享經濟、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少時事熱點都在考卷中亮相。』小周回憶說,印象最深的是資料分析題,『關於數據的同比環比增長,我覺得我答得還可以,都在准備階段做到過類似題目。』
另一方面,不少考生告訴記者,考試引用的材料很鮮活,其中涉及到法律常識的較多。『感覺押錯題了,但試題總體難度適中,想要得高分也不容易。』
在下午的申論考試結束後,受訪考生告訴記者,今年國考申論共給了5篇材料,有5道題目。材料內容包括中國制造2025、智能經濟轉型(機器人產業)、生活工業產品的智能化、想象力經濟,而最後一道『大作文』的題目是考考生對『科技、藝術、古文化都對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想象力的源泉』這句話的理解,范圍不限。『這些內容平時都有聽過,但並非系統深入了解,要經過自己的理解後寫出來有點難。』
針對此次國考試題,長期從事相關培訓的專業人士評價,為使考試達到既能考察報名者整體素質,又具有一定選拔性的目的,專家組在題目設置方面可謂煞費苦心。首先是要求考生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熱點時事有所掌握,『一點兒都不關心國家大事的人,怎麼代表國家宣講政策?』另一方面,考試對報名者的潛在能力也有所涉及,『比如處理應急突發的能力,不然你報考那些執法大隊或者窗口單位,這方面的能力怎麼能缺?』
該人士坦言,『主要考的還是考生的整體素質和潛在能力,更在乎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而非考前突擊。』
成績查詢
合格分數線有所區別
明年1月查成績
按照此前發布的招考公告,此次國考公共科目筆試結束後,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將研究確定最低合格分數線。省級以上職位和地市以下職位合格分數線會有所區別。
同時,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職位、基層職位和特殊專業職位等,在劃定最低合格分數線時將予以政策傾斜。
2018年1月中下旬,考生可憑本人身份證號和准考證號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公共科目筆試成績、最低合格分數線和進入面試人員名單。筆試成績公布後,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將根據《招考簡章》確定面試人員比例,面試具體時間由招錄機關確定,一般在2018年3月底前進行。
法律試題多
申論材料聚焦城鄉發展
對比往年,今年不少考生走出考場接受采訪時表示,『行測考題』較往年的材料有所增加,內容偏理工科類,涉及到較大的時政熱點是軍事改革、作戰裝備,科技類試題比重佔的也不小,比如蛟龍潛水、人工智能等等,而申論主題則聚焦到城市與農村。
『覺得科技類試題挺難的。』走出考場,考生趙艷覺得,如果是理工科的考生,應該會覺得輕松很多,『例如還有關於壓強、重力一類的考題。』
總體上,今年國考中,還是熱點問題首當其衝。據參加考試的考生回憶,今年行測第一題就考到了《民法總則》的修訂問題,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正式施行,這是民法典編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使中國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而在此次國考中,就涉及到訴訟時效問題。此外,農村土地流轉也是考題熱點,題目中考查到農村產權制度的有關問題。
『感覺法律題特別多,跟證明我不是法盲一樣。』在不少考生的記憶中,涉及到法律基礎知識的題目、案例都選取得很『接地氣』。比如,刑法中個人信息的泄露、民法中個人之間的借款行為等。其次,考查范圍涉及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勞動法等等,『要是法律專業的學生,已經押對寶了』。
其實,在今年備考中,不少考生將重點放在十九大這一最大的時政熱點上,但考題中的常識判斷部分似乎和十九大沒有太大關系。『其實到處都有十九大的影子』,業內專家分析,監察委員會、蛟龍號、三農、軍改這些熱點問題,正是和十九大報告緊密相連。
這樣的聯系還體現在申論中。今年國考申論聚焦城鄉發展,與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緊密相接,對當前城市與鄉村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反思。同時,要求考生圍繞『城市建設的「有」「無」』進行命題,寫一篇文章,涉及到了將老子的『有無』思想應用到城市發展理念中。
事實上,以古論今是國考申論的一大視角。記者查閱以前的試題發現,2017年國考申論主要話題為水環境、水文化,2016年關注國民素養和文化教育,2015年則討論『技術創新』。而本次考試材料中,《韓非子·五蠹》《論語》均有出現。
新聞鏈接
國考注重基層
超8成招考名額在縣級以下
除了招錄人數較去年增加,今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的公務員招考的一大特點是更加注重基層用人導向,超8成招考名額都在縣級以下,且省級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全部用於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
中央機關直屬機構市(地)級以下職位,原則上安排15%左右的計劃專門用於定向招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其中重點招錄大學生村官。
互動
講講你的備考故事
國考結束了,你對今年的考題有什麼看法?或者,你在備戰國考的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的故事?對於面試,你是否已經開始著手准備了?歡迎撥打華西傳媒集群互動熱線028-96111,或者登錄華西都市報兩微一端,講述你在國考中的那些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