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世界看中國
搜 索
中國重新成『自行車王國』? 還有這些坎沒邁過去
2017-12-08 09:55:56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參考叡評|中國重新成為『自行車王國』,還有這些坎沒邁過去——

資料圖:山西太原,民眾正在使用共享單車。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道 『共享單車被中國媒體稱贊為一項「中國的偉大發明」。』近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如是說,中國正重新成為『自行車王國』。

  不過前段時間,以『體驗好、管理精細』自居的某品牌單車陷入崩盤危機,由於押金難退,甚至催生了代辦退費的黃牛。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9月開始,由於行業洗牌,目前公開已知的有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據芝麻信用提供的數據,造成用戶押金損失10多億元……

  可以說,近年來,共享單車自投運以來正快速增長。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即用即停的使用模式,給民眾帶來便利;這也使中國再度以『自行車王國』受到關注。但共享單車的爆發式增長,也正給社會帶來考驗。

  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日益顯現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下旬,中國累計投放超1600萬輛,累計服務超15億人次——在每一座共享單車進入的城市,人們的出行方式幾乎都發生很大改變。共享單車企業提供了公共服務,有效解決城市『最後一公裡出行』問題,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節能減排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盡管如此,共享單車在中國的『爆發式』增長,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首先,部分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單車時,仍遇到押金難退、投訴難、取車不便等問題,從而引發投訴或糾紛。除了退款緩慢問題,部分消費者還反映,共享單車存在路上壞車較多,取車不便;投訴客服無人應答等問題。

  其次,在共享單車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企業服務水平並未跟上。據了解,一般每1000臺共享單車需要5個人來維護管理。但在諸多共享單車企業,維護共享單車人員比例不足千分之五。

  在多個城市,都出現了『共享單車墓地』——堆積成山的共享單車,或因為舊車報廢、或因為單車企業倒閉,之前投放街頭的共享單車無人處理,也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隱患。

  再次,無序投放、亂停亂放等問題影響城市形象和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在一些街道、園區,大量停放共享單車嚴重擠佔人行通道、盲道、消防通道和城市綠地,乾擾正常交通秩序。甚至,有消費者因找不到合理騎行路線,在機動車道上騎行,不僅影響城市交通,更成為交通事故隱患。

  同時,在中國部分城市,由於不同的共享單車企業通過『跑量』搶佔市場,共享單車過度投放的情況較為嚴重,這進一步增添了社會治理壓力。

  不僅如此,共享單車企業倒下之後,相關產業鏈亦受到影響,甚至存在一些金融風險。另外,報廢後的共享單車怎麼回收、回收後如何處理,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並非依靠單一層面可以解決

  在互聯網共享單車最早起步的上海,今年8月份則達到150萬輛,而根據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此前預測,基本滿足民眾出行需求、不至於造成亂停亂放問題的共享單車數量,大約為50萬輛。

  毫無疑問,在『共享單車大國』,形成方便出行、運行有序的共享單車『生態』,不僅需要與時俱進的行業標准,也是對政府綜合社會治理、企業創新能力的綜合考驗。

  從社會治理角度,各地應建立與城市空間承載能力、停放設施資源、公眾出行需求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合理布局慢行交通網絡和自行車停車設施,積極推進自行車道建設。

  例如,政府可以對共享單車企業做出規范,並清理過度投放的共享單車。同時,政府還可以從政策層面加強慢行交通規劃引領,改善慢行交通設施。優化停放點設置,新建公共場所規劃預留非機動車停放點,並建立『共享自行車用戶信用體系』。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押金問題,可以建立完善承租人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不僅如此,還可以建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監管平臺,接入車輛數量等靜態信息和車輛實時分布等動態信息,對總量實行動態監控。

  從企業、機構層面,校園、園區亦應配合,在合適的地點規劃共享單車停放點、設置電子圍欄,同時出臺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規定,使共享單車在『技術+管理』的雙重手段下規范化、常態化。

  從消費者層面,應在綠色出行的同時,做到文明騎行、文明停車。各地亦應加大公益宣傳,培養市民正確文明使用共享單車、按照交通標志停放的主動意識。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