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
2017-12-08 09:09:52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吳冰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哭著與同伴返回

  『虎爸』潘土豐稱以後『盡量選擇放假時間徒步』

  『最小背包客』徒步沙漠。

  不上幼兒園、從小跟著父母徒步、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2016年,一張小女孩路邊求搭車的照片在微博上一下火了,照片中的小女孩雯雯當時僅4歲,『徒齡』卻已近3年,網友因此稱她為『中國最小背包客』。

  近一年來,雯雯並未停止徒步,她和父母一起挑戰了川藏線、在尼泊爾體驗了滑翔傘、穿越了原始森林……就在上個月,5歲的雯雯和爸爸、媽媽以及哥哥、新伙伴林林,挑戰了『死亡之海』羅布泊。12月7日,已回到成都的一家人接受了記者采訪,『虎爸』潘土豐告訴記者,這次沙漠之旅只有短短6天,『算是一次失敗的挑戰』,但也收獲了很多東西。

  這一路上,關於雯雯父母『虎式教育』的爭論也一刻都沒有停止過。雖然受到質疑,父親潘土豐『不打算讓她(雯雯)上幼兒園』的決定並未動搖過。明年9月,雯雯就到了上學的年齡,潘土豐坦言,以後會盡量選擇放假時間進行徒步。

  旅途中休息。(受訪者供圖)

  新成員加入

  請假兩個月同行走到半路就打退堂鼓

  12月3日,雯雯一行5人到達了成都,這是他們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站。『過幾天就回上饒了,孩子請的假快到期了。』7日,在成都華西壩附近一青年旅社,看著一旁嬉戲打鬧的3個孩子,潘土豐說道。

  3個孩子中,除了女兒雯雯和大兒子柏如,還新加入了一個成員——柏如的朋友,11歲的林林。

  今年暑假期間,放假在家的柏如當起了『孩子王』,帶著比自己還大的孩子一起露營、野炊,林林就是其中一個。『他(林林)可能是被感染了,也想加入我們的徒步,他的父母也很支持,所以就一起了。』說起新加入的成員,潘土豐的語氣中難掩自信。

  去了高原,也去了海邊,這一次,潘土豐給孩子們擬定了一個新的挑戰——『死亡之海』羅布泊。向學校請了兩個月的假,10月,一行5人在滇藏線上開啟了挑戰之旅。

  每天6點半起床,徒步20多公裡……走到一個叫佛山鎮的地方時,林林便打起了退堂鼓。當天,路上少有車輛經過,一直到晚上11點,一行人仍沒搭上車。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公路上,林林大哭著要回家。『讓我沒想到的是,雯雯和柏如他們主動安慰鼓勵哥哥。』潘土豐說。

  一個小插曲後,5人繼續上路,林林也漸漸融入其中,『剛開始每天都要跟他爸爸媽媽打電話,到後來,一個星期纔打一次,更獨立了。』

  徒步無人區

  走了3天就返回孩子們哭著走出沙漠

  10月底,一行人抵達新疆若羌縣,從這裡出發,一路向北,便是羅布泊。潘土豐原本打算搭越野車穿越,然而,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同時也考慮到孩子太小,潘土豐和妻子袁端商量後決定『淺嘗輒止』:『找個當地人當向導,徒步去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出發前,潘土豐擬定了一個目標:在沙漠裡呆十天。按照這個計劃,備好了充足的水和食物,『如果每天按照計劃來,應該是夠的。』

  相比於大人的瞻前顧後,孩子們簡單很多:去沙漠有數不清的沙可以玩,多開心啊。到達瓦石峽鎮,雯雯就迫不及待地想往沙漠裡鑽。

  潘土豐並不認為這是在讓孩子們玩——每個孩子,都要背自己的衣服、食物,林林和柏如年齡大一些,又是男孩子,每人要背兩桶1.5昇的水,只有5歲的雯雯也要背兩瓶500毫昇的水。

  11月2日,徒步沙漠無人區之旅啟程。剛見到沙,3個小孩異常興奮,建基地、堆城堡,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從第三天起,新鮮感被眼前千篇一律的景色抹得一乾二淨,再加上每天十多公裡的徒步帶來的疲憊感,林林率先鬧起了情緒。見哥哥不走了,雯雯、柏如也哭了起來。

  量力而行。潘土豐和袁端不打算強迫孩子們再繼續往前走,但是,即使要打道回府,也要自己走回去。不幫忙,是兩人一貫的態度。走累了,坐下休息,休息好了,背上包繼續走。第六天時,孩子們自己走出了沙漠。

  12月7日,雯雯一行5人在成都小天竺街一旅捨。劉陳平攝

  孩子的收獲一次

  不成功的挑戰卻讓孩子懂得珍惜用水

  之所以選擇提前結束行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水不夠了。

  『第一次到沙漠,經驗不足,剛開始,覺得囊好吃,就多吃了,喝的水也多了。』潘土豐說,孩子們也不太懂得有計劃地喝水,『到第二天,他們自己背的水就已經喝完了。』

  原本計劃夠喝10天的水,過了4天就只剩一半,於是,只能提前折返。『這是一次並不成功的挑戰,但收獲還是很大的。』潘土豐說。

  林林的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因為從小在家就很受寵,他(林林)比較懶散,也不懂得吃苦。從沙漠出來後,他一下子懂事了很多,還叫我們要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林林的母親鄭小紅說。

  在沙漠的6天,艱苦無處不在。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大,晚上氣溫僅2℃左右,在帳篷裡,孩子們裹著衣服,縮進睡袋取暖。在潘土豐看來,這是在鍛煉孩子們的意志,更是教他們學會珍惜。

  在一成不變的沙漠裡行走,即使有當地人做向導,也難免因茫茫望不見邊際而感到絕望,『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親身經歷過,他們更能感受到堅持的意義。』

  新計劃

  明年上小學入學前要挑戰完青藏線

  12月中旬,柏如和林林的假期結束,他們將重返課堂。缺了兩個月的課程,是否還跟得上?潘土豐顯得很樂觀:『出來一路上,我們都帶著課本,有不懂的地方,柏如也通過微信問老師。』

  今年9月,柏如昇三年級,在第一個月的測評中,他在60多人的班裡排名50多位。對此,潘土豐並不太在意,他說:『學校學的只是一部分,我相信,在旅行中,他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這對今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明年9月,雯雯也該上小學了。是讓孩子繼續這樣走下去,還是回歸校園?潘土豐坦言:『等雯雯上學後,可能就會趁著兩個孩子放假,再出來徒步。』

  不過,剩下的幾個月時間,潘土豐已為雯雯擬定了新的計劃:挑戰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新藏線我們都挑戰了,四條進藏國道只剩下青藏線了,希望能在她入學前完成。』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

  見習記者田之路攝影劉陳平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