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車治理須注重源頭
近年來,以老年代步車為代表的低速電動車因為無需駕照牌照,又有堪比機動車的速度,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在供需兩熱的背後,是低速電動車難以突破的尷尬境地:盛行十年銷量傲人,但至今身處法律盲區而被質疑『三非』(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非法上路)(12月6日《檢察日報》)。
相較於公共交通的擁擠不堪,標准汽車的高費用、嚴要求、易堵車,老年代步車可謂優點多多。例如在擁堵的路上,普通汽車動彈不得,老年代步車卻『船小好掉頭』,在機動和非機動車道隨意變換。在學校門外,貼上老年代步車的無照電動車還能接送孩子上下學,甚至直接貼上接送學生專用車。老年代步車還可以設置三座甚至四座,駕駛者也並非全是老人。另外,因為不需要考駕照、上保險,大部分駕駛者都能輕松消費、快速上手。老年代步車擁有如此多的『優點』,導致其銷量持續增加,甚至成為老年群體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
然而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這種橫衝直闖的老年代步車缺乏安全技術等標准,無證上路顯然違反法律規定。一些老年駕駛者因為道德素質不高、身體狀況不佳等,只求自己方便,漠視安全、無視法規的駕駛行為層出不窮。記者登錄淘寶、京東搜索『老年代步車』『低速電動車』,發現不少車的設計已經與新能源汽車相差無幾,還有油電兩用車型,有的最高時速能達到五六十公裡,售價從幾千元至兩三萬元不等。時速高達五六十公裡的代步車,讓未經過培訓考核的老年人去駕駛,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無疑會給交通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2016年底,公安部發布針對違法代步車的禁令。今年初開始,濟南、青島等地開展嚴厲整治老年代步車等非法三輪、四輪電動車無證上路問題,一經發現即予以查扣處罰。但階段性整治結束後,不少城市出現反彈,無證無照亂行死灰復燃。『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執行難也是困擾整治老年代步車亂象的重要因素。某位接受采訪的交警表示:考慮到駕車的不少是年齡大的老人,接的又是孩子,有時候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老人、小孩是弱勢群體,強硬執法可能會引發爭議。執法人員為了避免麻煩也就不敢較真,尊老愛幼的美德反而成了治理老年代步車的羈絆。
總之,對老年代步車必須進行規范,制定安全技術標准和質量標准,要求全部上牌照並進行統一監管,老年司機在培訓、考核合格後方能上路。嚴格監管既是路權平等的內在要求,也是對老年人交通安全的切實關懷,代步車必須行駛在法治的軌道上。鑒於敬老容易成為削減執法力度的道德大棒,筆者建議為老年司機建立監護制度,充分考慮老年司機的身體狀況,倒逼老年司機的成年子女主動約束、關愛父母。如果老年司機出現違法違規駕駛,其成年子女應該承擔連帶責任。這樣既能打消執法人員直接處罰老年人的顧慮,也能充分發揮家庭監督作用,提昇老年司機的守法意識。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