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乘公交出行(資料圖)。闞力攝
中新網12月6日電 近日,交通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到,到2020年,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意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在綠色交通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相對粗放、運輸結構不盡合理、綠色交通治理體系不盡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難以有效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學、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綠色交通重點領域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具體為:
客貨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和水運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承擔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鐵路客運出行比例逐步提昇。
先進運輸組織方式進一步推廣。力爭實現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
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港口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和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交通運輸廢舊材料循環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穩步提昇。
清潔高效運輸裝備有效應用。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數量達到60萬輛,內河船舶船型標准化率達到70%,公路貨運車型標准化率達到80%。內河運輸船舶能源消耗中液化天然氣(LNG)比例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200%。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5%,營運貨車、營運船舶和民航業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15年分別降低6.8%、6%和7%,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2%。
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船舶水污染物全部接收或按規定處置,環渤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65%、20%和30%。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7%。全國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的集裝箱、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乾散貨專業化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
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符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要求。建成一批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示范工程,實施一批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項目。
到2035年,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綠色交通發展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有效支橕國家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