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年銷超300億片,近七成洋品牌——國產紙尿褲為何『兜』不住中國寶寶
2017-12-06 18:26: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辛欣、趙丹丹、楊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年銷超300億片,近七成洋品牌——國產紙尿褲為何『兜』不住中國寶寶

  紙尿褲是新手媽媽的一道難選題,買什麼,怎麼買,存在大量盲區與誤讀。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紙尿褲銷量超300億片,國產品牌僅佔三成。如何在紛繁市場中挑選紙尿褲?為何國產品牌『兜』不住中國寶寶的小屁股?新華社記者近日對紙尿褲市場進行調查。

  小小一片紙尿褲,多少謎團在其中?

  一片紙尿褲能夠引起婆媳之爭,這並不誇張。家住長春市二道區的靳女士就為此煩惱。從日本品牌到德國研發,進口超市到電商海淘,攻略做了十幾頁,寶寶還是出現『紅屁股』。婆婆則認為不勤儉持家,甚至擔心紙尿褲用久了會出現『羅圈腿』。

  紙尿褲的爭議幾乎出現在每個嬰幼兒家庭。『既有理念差異,也有市場混亂帶來的誤導。』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曼霞說,在歐洲、日本等地,紙尿褲使用已40餘年,經過科學論證和理念普及。而我國觀念尚未形成,加上收入、環境的不同,會出現認知差異。

  我國一二線城市約七成嬰幼兒佩戴紙尿褲,三四線城市、農村等地比例更低。而嬰幼兒紙尿褲年消費量達349億片,有2000餘個品牌。不少品牌在標識、產地、說明上也很難區分。

  一些廣告容易給消費者帶來選擇障礙。『比如,個別廠商會將水倒進紙尿褲直觀判斷好壞。然而,紙尿褲並非只有吸水一個指標。』江曼霞說。

  同時,紙尿褲行業進入門檻較低,不少小散亂企業混跡其中。『投個幾十萬元就能做,還有一些微商直接和工廠對接。』一位紙尿褲行業從業者說。

  江曼霞說,我國很早就建立起紙尿褲國家標准體系,也對企業生產、行業秩序嚴格抽查、暗訪。但大品牌規范易,小作坊把控難。『大量小散亂企業,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紙尿褲也是『外來和尚會念經』?

  調查顯示,本土品牌僅佔紙尿褲市場份額33%,近七成為洋品牌。僅寶潔一個品牌就擁有28%的份額,排名第一的本土品牌恆安佔比不足10%。剛剛過去的『雙11』,花王、尤妮佳等國外品牌紙尿褲位居海淘前列。

  長春一名二孩媽媽說,大女兒出生時她選日本產紙尿褲,小兒子出生時則是歐洲產紙尿褲。近幾年,她在海淘紙尿褲上花費2萬多元。

  『只要能承受,優先考慮國外品牌,總覺得更放心。』雲南昆明10個月男嬰媽媽楊林芬說。

  國產紙尿褲和國外品牌究竟有什麼差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副會長鄭俊林認為,在材料、設計、工藝等多個方面,我國與國外並無太大差別,市場上叫得響的國外品牌也都在中國擁有制造基地。『很多國際品牌材料供應商是國內企業。』他說。

  不過,在制造設備、工業體系和抗菌抑菌功效上,我國產品與日本、歐洲等還存在差距。『我們的穩定性還達不到花王的水准。這說明制造的管理體系、工藝體系集合水平有待提高。』江曼霞說,國內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研發投入有限,品牌建設、市場培育意識有待加強。

  百億量級市場國產品牌如何發力?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嬰幼兒紙尿褲人均消費量僅是日本的三成,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隨著二孩時代來臨,未來5年消費量將保持超過10%的年均增長率。面對百億量級的市場,國產品牌如何發力?行業秩序如何規范?

  核心還是要把產品做好,提高附加值。『歐洲、日本迎來老齡化社會,本土需求下降,紛紛瞄准中國市場,推出高端、差異化產品。』江曼霞說,抓住消費昇級,提高產品品質,向中高端領域擴容,是國產品牌發展趨勢。

  國產紙尿褲品牌恆安研發總經理王添輝告訴記者,恆安研發超薄吸收性材料和生產機臺,可讓紙尿褲更加吸水透氣,並且將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幅提高。目前正在建設大數據中心,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差異化供給。

  昱昇、爹地寶貝、倍舒特等多個國產品牌也在布局個性生產,根據寶寶性別、年齡、地區等提供更精准的供給。此外,多個廠商瞄准可降解、天然等更加環保的材料,在安全上『做文章』。

  發揮整合優勢,形成合力也是途徑之一。鄭俊林說,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已將嬰幼兒紙尿褲列為『十三五』行業重點發展領域,鼓勵大企業、材料企業進行產業鏈整合,引導中小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資源合作,並進行理念、使用方法等市場宣傳。

  加強行業監管,保障消費者權益是底線。『一方面,要推進多樣化的銷售渠道和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更要對生產、渠道,特別是電商渠道進行監管,淨化市場環境。』江曼霞說。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