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使命,復興的道路開啟新征程——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下)
2017-12-06 11:23:24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任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將開啟新征程。』

  2017年11月10日,越南峴港,習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國向著未來開始了一次新的出發。

  『中國已是一個真正的引領者!』『中國要做的事情一定能夠做成。』『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國看看。』……30分鍾的演講,17次熱烈的掌聲,中共十九大後,中國國家領導人首次在國外發表的這一演講,引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闡釋中國理念、把脈世界經濟、擘畫美好未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通往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讓渴求變革的世界看到了新希望。

  在人類文明的馬拉松中,從『現代化』一詞在18世紀中葉出現以來,這一歷程已經走過近300年。今天,現代化仍是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共同願望,這一任務還遠未抵達終點。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世界需要東方的智慧,世界期待中國的方案。

  在中國發展的接力賽中,自1954年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提出『四個現代化』起,從『兩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到『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拓展現代化路徑。過去5年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將中國的發展帶入新的方位。這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發展奇跡的政黨,走到了人類現代化的最前沿。

  『中共十九大書寫了中國「未來簡史」。』『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市場之網中「新的服務器」。』『全球新未來最好的希望來自中國。』……中共十九大後,世界如此判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向世界宣示,沿著中國自己的道路,我們有能力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有能力成為這一場人類文明競賽中的領跑者,有能力為世界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這是一條在挑戰中不斷淬火的道路,這也是一條在創新中不斷向前的道路。

  自近40年前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之時,人們就從未停止過對這條道路的打量。不同之處在於,如今,那些曾以悲觀性視角遙望東方、以偏見式質疑唱衰中國的人,不得不以一種『新的姿態和筆觸』審視中國。

  十九大後,德國的《明鏡》周刊以漢語拼音『醒來』為當期的封面標題,稱『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科技等多個領域已越過「超級大國」的門檻』。幾乎同時,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以紅與黃的中國國旗色為封面,標題有四個漢字——『中國贏了』。這本曾經稱中國為『狂妄的被孤立者』、曾經斷言中國『虛假繁榮』的雜志,近年來已經7次將習近平選為年度人物,並預言他『將成為中國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領袖』。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十九大之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以這句詩表達中國共產黨人不慕虛名、崇尚實乾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自外部的評價只是我們反觀自己的一個視角,面向未來,身處歷史之中的我們,亟須將這極不平凡的5年從實踐經驗上昇為規律性認識。人類歷史的長河中,5年何其短暫,中國如何『醒來』,又靠什麼『贏了』?

  從內部看,是思想的旗幟引領了中國變革,贏得了民心。去年3月,英國尤格夫調查公司對17個國家的民眾調查顯示,41%的中國民眾認為世界會變得更好,遠高於其他國家。而中央有關部門對5682名離退休老同志進行的『我看十八大以來的變化』調研中,最受稱贊的是人心的變化,『黨心凝聚了、軍心穩定了、民心收攏了』。這樣的信心和贊賞,源於5年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源於5年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當一些發達國家因失業率攀昇引發民眾不滿時,中國5年累計新增就業6500萬人,超過了一個歐洲大國的人口總量;當世界許多地區深陷貧窮漩渦,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比2012年減少5564萬人。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大地掀起的時代浪潮,全面築牢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政治保障、制度根基、物質基礎、精神支橕,全方位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外部看,是中國道路豐富了世界經驗,贏得了認同。在各個國際會議上,中國的聲音總是備受關注:越南峴港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到場前5分鍾,幾乎所有嘉賓都已經站了起來;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習近平47分鍾演講獲得30多次掌聲,講到關鍵處幾乎是一句一掌聲。中非、中拉、中阿、中國—東盟……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中國自信地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自信地倡議『一帶一路』等讓各國攜手同行的方案,自信地與世界各國分享自己的發展經驗與發展道路。人們對習近平說,中國像塊磁鐵,因中國的到來,這裡高朋滿座。

  164年前,馬克思從『兩極相聯』規律切入,分析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預言中國可能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160年前,恩格斯分析中國人民面對野蠻的『文明販子們』所進行的殊死抵抗,預言浴火重生的中國將帶來『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時間這個偉大的書寫者,再次證明來自兩位偉人的預言。當《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作為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成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著作之一;當這本『深藏中國治理之道』的『思想讀本』,走進尼泊爾總統府、美國高端智庫、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並讓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感嘆『政治抱負、治國理念、宏大規劃和真情實感』;當越來越多的人斷言『對國際秩序而言,中國過去曾是「接收者」,現在志在成為「賦予者」或「貢獻者」』,中國的發展不僅是令人羡慕的物質成就,也成為發人深思的理論課題。

  被譽為『大道之源』的《周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說,要想了解時代演變規律,就應該從觀察天道運行和人間萬事萬物著手。要了解這個文明古國在新千年的發展脈絡和趨勢,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從理解中國道路的運行開始。

  (三)『穩定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國的成就離不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個強有力的執政黨是中國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11月16日,在『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成為來自世界各地觀察者的一個『思想焦點』。

  從搭建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到抓住『關鍵少數』推動法治建設;從近20萬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惠及世界,過去5年,中國共產黨既是戰略的規劃師,更是具體的執行者,堅強的政治領導是中國砥礪前行的火車頭。有觀察家總結,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發生的大多數變革的推動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始終,這更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道路最核心的內容。

  有國外學者把西方的政黨比為『政黨有限公司』,為了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互相攻訐、拆臺、打壓是常事。而在社會主義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落實到使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上,從根本上扭轉了一段時間以來黨的領導虛化、弱化、空泛化現象,從根本上確立了『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原則,從根本上確保了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領導作用體現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體現為總攬全局、同向發力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這種『黨領導下的體制優勢』,可以有各種列舉。除了被聯合國譽為中國對世界最大貢獻的扶貧事業,中國的科技發展,也可為例證。中國高鐵核心技術3年跨越西方同行30年,高鐵網絡將覆蓋中國80%以上的大城市,運營裡程世界第一;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全球500強榜首;中國金融科技彎道超車,去年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50倍。當未來學家感嘆『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中心』,越來越多的人試圖以中國為標杆,來定義世界新的未來。

  被稱為『嚴謹得讓人頭疼』的未來學家裡夫金,在解釋為什麼中國『可以引領下一次全球變革浪潮』時,除了說到中國領導層的戰略眼光和重大決心,特別強調『中國還有一些獨有的特色,使它具備引領這個趨勢的能力』。因為『迎接變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新能源的推廣、數字化的生態互聯網建設等等,都不是依靠一個個公司單打獨斗完成的,國家力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國家對此『力不從心』,而中國則『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了發展』,『這些足以成為下一輪全球變革不可或缺的優勢』。『天眼』探空,『蛟龍』探海,『嫦娥』探月……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報道詳細描述了『中國的科學革命』,一開始就驚嘆『中國正在把科學「超大化」』。而『超大化』科學的背後,正是『國家體制』的超大型支橕。

  『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在過去5年裡,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執政黨的總書記親自抓科技創新,告誡全黨『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拿出『國家力量』在全社會掀起創新浪潮?2016年,中國的科技經費投入保持世界第二,與位列首位的美國差距正逐步縮小。試想,沒有國家在資金支持、人纔培養、建設國家實驗室、重大項目協同攻關等方面的統籌設計,沒有國家對量子計算、超級電腦等短期看不到商業價值和盈利模式的基礎科技的投入,怎麼可能推動一些領域的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性進步、實現跨越式發展?沒有對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新能源推廣等的重金投入,沒有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配套設施的系統性支持,以及背後的國家實力支橕,中國互聯網公司又怎麼可能勇猛精進地開拓出一個又一個的應用場景,創造出『讓硅谷急於復制的中國商業模式』?正是在黨的領導下用足了制度優勢,中國纔能運籌帷幄步步為營,成為全球新浪潮的引領者。

  現在的中國,就像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一直坐在車上的乘客感受不到速度的驚人,倒是那些坐在普通客車上的乘客,更能體會到『復興號』從身邊呼嘯而過帶來的『中國浪潮』。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外國觀察家們,更為關注這條中國道路上的『黨的領導』和『制度優勢』。2017年,中國全國財政醫療衛生預算安排達1.4萬億元,醫保覆蓋率已達全部人口的95%以上。對比一些國家醫療改革的步履維艱,一位美國學者感嘆,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卻讓十幾億人享受同樣的社會福利,我們應該思考,中國是怎麼做到的?

  『強大的黨是中國國家治理的政治主體,為解決中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好的平臺。』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這樣總結。當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達到30%,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當中國讓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誰還有理由質疑這樣的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四)『作為有近百年歷史的政黨,不斷調整的中國共產黨不容易』,在研究中國共產黨自我修復的歷程之後,英國劍橋大學一位教授如此感嘆。

  在中共的話語系統中,『不斷調整』的意思,以『趕考』這個生動的意象來表達。這一毛澤東在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之時的說法,近年來為習近平反復引用。『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從執政中國的趕考,到發展中國的趕考,再到民族復興的趕考,習近平所說的趕考,不僅是黨領導中國改革發展,也是黨自身建設的改進。

  5年前,剛剛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句『打鐵還需自身硬』讓無數人印象深刻。5年過去,這句話已經成為習近平的『代表性名言』。對於這個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執政黨,一些人喜歡套用『權力與腐敗的公理』: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他們認為,在一黨執政的條件下,中共不僅會失去自我革新的意願,也會喪失自我淨化的能力。然而,習近平擲地有聲的話語給出最有力的回答: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還就不信這個邪!

  視之為『最大威脅』,下決心『猛藥去?』,警示『霸王別姬』,誓言『上不封頂』,強調『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的鏗鏘話語背後,是中國共產黨向腐敗宣戰的決心。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的各種講話、文章中,數量最多、分量最重的,就是關於黨的建設的內容。5年來,落馬的高官一次又一次成為新聞頭條,僅僅十九大之後1個多月,就有兩個省部級『老虎』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一位美國政治學教授在文章中寫道,習近平上任以來展開的反腐行動是『自19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持久、最強硬的一次「實乾」行動』。熟諳歷史的人們更是感慨:縱向看,翻開二十四史,沒有一個時代、沒有一個時期反腐力度如此之大;橫向看,遍覽世界各國,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哪個政黨反腐的決心如此之強。

  十九大之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緊鑼密鼓地推進,這讓更多人注意到中國共產黨反腐的『方法論』。西方媒體評價,習近平希望用更嚴格的紀律規定使其標志性的反腐行動制度化。第一步『不敢腐』,第二步『不能腐』,第三步『不想腐』,這背後的邏輯思路,正是由『打虎』『拍蠅』的震懾,到制度籠子的約束,再到政治文化的改變。十八大以後,黨的各項制度不斷出臺,黨的紀律和規矩不斷強化,黨的思想教育不斷進行,構成了反腐與倡廉的組合拳。外國學者研究後判斷:『習近平已著手重塑他所認為的黨應有的樣子,一個擁有理想與信念、高度自律的政黨。』

  過去5年,國際輿論深深記住了3個頗為形象的詞匯:『打虎』『拍蠅』『獵狐』。透過這3個詞,人們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看到中國共產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非凡勇氣。習近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向腐敗這一『世界性難題』宣戰,重拳反腐重塑了中國的『政治景觀』,凝聚了發展的磅礡之力,證明了這個即將走過百年的大黨能夠解決好一黨長期執政中的腐敗問題,能夠保持發展道路中居於核心位置的強大政治領導力,能夠始終推動我們的國家走向現代化。

  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這樣的情景並不罕見:有些國家借助於後發優勢,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但最終停滯不前甚至灰飛煙滅,比如曾經盛極一時的蘇聯,比如亞非拉地區的『失敗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的執政黨執政能力欠缺,推進的現代化不是全面的現代化,或是權力未被制約,或是政府市場錯位,或是發展顧此失彼,在構建現代國家中遭遇致命挫折。

  被觀察者視為『習近平改善國家治理一大支柱』的反腐,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把權力關在籠子裡』,致力於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在提高執政能力的同時,探索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身建設問題,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不斷完善提供了一整套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指引。這一場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稱之為對黨的『重新鍛造』也毫不為過。當今世界,新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思潮風行,作為意識形態特征明顯的傳統政黨,不少西方國家的共產黨日益邊緣化,現實中的內外環境並不樂觀,世界社會主義在總體上還處於低潮。但中國共產黨以自身建設,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的現代視野,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現在與將來,都有著強大的感召力、蓬勃的生命力。

  (五)『我們渴望知道,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到底有什麼秘訣?我想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找到適合我們國家發展的道路。』2016年9月,北京大學未名湖邊的一間教室裡,莫桑比克財政部顧問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與他同窗的47名特殊『學生』,是來自亞非拉27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中高級官員及社會團體領袖。這所被命名為『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特別學院,是習近平2015年9月在聯合國總部宣布設立的,首屆畢業生的感言是『在中國,我們增強了發展信心』。

  獨特的道路、獨特的理論、獨特的制度、獨特的文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豐富和發展的中國道路,超越了『西方中心論』,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走自己道路』的信心。5年來,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探索的成功經驗、所標注的嶄新未來,甚至讓歡呼『歷史終結』的人也開始『修正觀點』,重新思考和認識世界。

  這是中國道路影響力的一個注腳。2013年,執政坦桑尼亞的革命黨被認為很可能丟掉2015年大選,觀察中共反『四風』和踐行群眾路線的行動,革命黨也決定由總書記率領書記處全體成員『走基層』,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問責不作為的政府官員。這個國家的執政黨和政府高級官員人手一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深信中共的經驗『能為坦桑尼亞的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兩年時間,革命黨黨員人數從400萬增加到600多萬,最終在『實行多黨制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競選中贏得了勝利。大選結果讓西方國家大跌眼鏡,革命黨實現了浴火重生。

  不僅是坦桑尼亞,那些治理效率持續下降的發達國家和影響力快速上昇的新興國家,都在習近平的思想中,尋找有別於西方傳統發展和治理模式的道路。有國外經濟學家感嘆:當中國為了下一代而制訂規劃的時候,我們的一切計劃都是為了下一次選舉。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總結,『中國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和長期奮斗的決心是西方國家所經常缺乏的』。當西方一些國家的政黨還在搞『拳擊賽』時,中國共產黨卻在進行『接力賽』。更多人看到,中國發展道路與西方有著根本差異,『那種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現代化,即西方現代化的觀點,是一種謬論』。不斷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現代化的『路徑依賴』,告誡世界『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

  一直以來,有能力『輻射』富裕和文明,是衡量一個國家為人類作出貢獻的重要指標。面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習近平給出的中國方案、貢獻的中國智慧,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從增長貢獻、貿易貢獻,到減貧貢獻、綠色貢獻,再到發展經驗貢獻、治理經驗貢獻、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已經超過西方發達國家,成為『全球公益性產品』的最大提供者。未來的中國,不僅會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工業產品』『思想產品』,更會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探索出更好的實踐路徑和制度方案。

  有學者指出,我們正在進入的這個時代,最確切的表述應該是現代性競爭的時代。中國現代化所確立的榜樣,讓一度流行的『黑板經濟學』失去市場,讓各種偏見和教條現出原形,給了更多國家自主探索現代化道路的勇氣和信心。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指出,如果中國能夠在社會和經濟的戰略選擇方面開闢出一條新路,那麼就會證明自己有能力給全世界提供中國與世界都需要的禮物。正如十九大報告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崛起,更是一種不同於西方的制度文明的崛起。這一崛起,是社會主義這一標志著人類對於理想社會追尋的運動在21世紀的復興,是馬克思主義在經過近170年的大浪淘沙後在世界東方的延續。習近平曾說,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推動中國巨變的當代共產黨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把500年幾度起伏卻最終大河奔湧的世界社會主義潮流,推向一個新境界。

  (六)2015年9月,習近平在美國西雅圖會見中美互聯網論壇主要代表。總市值超過2.5萬億美元的美國十大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悉數到場。苹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對此印象深刻,他對記者說:『當時你們感到房間在震動了嗎?』

  讓人們震動的,不僅是一個大國的和平崛起,更是一條獨特現代化道路的勃興,一種社會制度的力量。

  『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1949年,共和國的締造者眺望美好未來,以此砥礪全黨和人民。

  『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2017年,新時代的開創者為中國道路找到了深厚的歷史根源,也為中國未來凝聚起強大信心。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推開,更廣闊的世界等待著我們的奮斗,更輝煌的未來等待著我們的書寫,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目光向前,恰如青年馬克思曾經的預言:

  『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