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共享紅利:互聯網精准扶貧』論壇的中外嘉賓。浙江在線記者李震宇攝
浙江在線12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沈晶晶)毫無疑問,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消除貧困的關鍵力量。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面向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部署新要求,如何加快彌合數字鴻溝,共享互聯網發展的紅利,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12月4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共享紅利:互聯網精准扶貧』分論壇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婦女署、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代表,美國、加納、尼泊爾、埃塞俄比亞等國家政府或機構代表,20餘名中外知名企業家,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13個貧困地區貧困縣代表,以及4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返鄉創業青年和幫扶對象代表共同對此展開交流。
聯合國糧農組織信息技術事業部主任塞繆爾·格瓦拉表示:『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深刻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貧困地區人口技能培育、經濟發展可以與互聯網高度關聯。』
得益於近年來大力推進的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等五大工程,中國貧困村寬帶覆蓋率已達到86%,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4%,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了互聯網,更多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更多山溝裡的孩子接受了優質教育,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正如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巡視員秦海所說,現階段的扶貧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方法論和能力的問題,『利用互聯網,我們把過去傳統條件下的扶貧,放到了在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時代方位,使得全國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農村電商發展等各項扶貧措施,在精准幫扶貧困人口外,還發揮了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川蒼溪縣白繹鎮岫雲村的發展,是一個典型案例。
通過一根網線,一家一戶的農產品與城市餐桌無縫連接,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了解到岫雲村裡的故事。『互聯網幫助我們把農村的綠水青山變成農民口袋裡實實在在的收入。』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說,現在的岫雲村已帶動了周邊近100個村莊的留守群體和貧困戶增收。
在政府投資建立通信基礎設施,為貧困人口參與互聯網經濟提供基礎條件的同時,社會組織與企業提出的扶貧項目,以及電商公司、電商平臺為貧困用戶走向市場,享受教育、醫療、金融等各方面公共服務提供了機會。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承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動後富,現在到了承諾實現的時候。』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呼吁,企業家們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助力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通過互聯網金融、電商扶貧等手段,螞蟻金服為200多萬的農村創業者和35萬貧困人群提供了大病保險、信用貸款等服務;蒙牛乳業集團把『牧場主大學』搬到互聯網上,匯集專家超過40位,搭建了移動知識分享平臺,累計有18萬人次進行學習;易果生鮮集團基於他們從產業端到銷售端的全鏈條布局,匯集、分析農產品大數據,助力重塑農業發展模式……
滲透到中國城鄉每一個角落的互聯網基因,正在為中國鄉村振興、經濟欠發達地區實現彎道超車提供更多可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