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5日電(記者 王玨玢)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兩國古生物學者新近在中國澄江動物群中,發現一種新的寒武紀奇異生物。這種奇異生物生活在距今5.18億年前的海洋底部,形似現在人們常見的『毛毛蟲』,科學家將之命名為『長形黎鐮蟲』。
本次研究領導者、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員趙方臣介紹,此前發現的最早黎鐮蟲標本,位於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距今5.05億年歷史。而此次在雲南澄江動物群發現的兩塊長形黎鐮蟲化石,不僅將黎鐮蟲出現的時間前推了1300萬年,而且更完整細致地展現了黎鐮蟲身體形態特征,為人類更好地理解寒武紀大爆發時期的動物提供了新證據。
從形態上看,此次發現的長形黎鐮蟲體長在1.5至2厘米之間,它們的背部長滿鱗片,身體兩側各有一排彎彎的長刺,形態與現在人們常見的『毛毛蟲』非常相似。科研人員推斷,這些長形黎鐮蟲生活在寒武紀時期的海洋底部。它們視力極弱,只靠身上的感光細胞感知周邊環境。平時它們趴伏在海洋底部,以海底的菌類和藻類為食,實在需要運動時,纔像蝸牛一樣,緩慢地挪動到下一個覓食點。
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研究的熱點。在距今5.41至5.20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幾乎現生所有動物門類在短短兩千萬年的時間內快速出現,並經歷大規模輻射式演化。
『長形黎鐮蟲就是生活在寒武紀時期、且非常原始的一個動物種類,它可能與現在的腕足動物和軟體動物具有親緣關系。雖然它們早已滅絕,現在也沒有「直系親屬」存活,但了解它們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仍然對人類了解早期動物、研究動物起源具有重要作用。』趙方臣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的《科學報告》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