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探訪3地幼師群體:壓力大收入低 最怕孩子在園出事
2017-12-05 10:06:58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園方:對幼師管理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需加強與家長溝通

  根據北京師范大學一項針對北京市50所不同體制幼兒園的447名教師進行的調查顯示,雖然因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呈嚴重倦怠的幼兒教師只佔約3%,但出現明顯倦怠傾向的教師人數卻達一半以上。

  壓力大、收入低,很容易導致幼師這一群體產生負面情緒,如這些心理壓力長期積壓得不到合理的疏導和宣泄,極易產生心理問題。幼兒園究竟要怎樣更好地對幼師進行甄選以及管理培訓?本次采訪中,來自不同城市的3所幼兒園管理方也提供了他們的經驗。

  畢瓊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與家人在銀川合開了一所民辦幼兒園。當談及幼兒園老師的招聘時,畢瓊表示,一般會優先考慮家中有3-5歲適齡兒童的老師,『因為這些老師有自己的孩子,比較有同理心,同時我們也會優先讓他們的孩子入園,價格上也會有優惠。』除了傾向於有小孩的老師外,他們對老師的性格和愛好也十分重視。『我認為幼兒園老師的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而且不能有不良嗜好,這些是我們衡量一位老師是否能勝任幼教的最重要因素。』

  幼教每天的工作環境面對的是孩子,是個相對而言比較特殊的行業,對於幼師的管理培訓,也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畢瓊告訴記者,對於老師的日常管理,他們也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和方案,做到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園長和其他管理者每天都會與老師開晨會總結前一天的工作與計劃新的一天的工作,每周還會檢查老師的檔案工作,包括老師的考勤、工作日志、教案等許多細節工作,以此來確保和保障每項活動與安排都能落到實處。

  『對於幼兒園老師的管理,我們會不斷給老師們進行培訓,包括全園的內訓,技能類的、自我情緒管理類的、正面管教等。』武漢一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李女士有著24年從業經驗,她告訴記者,最近他們組織了一個教師培訓—幼師自我情緒管理工作坊,邀請知名幼教專家對幼師進行培訓,提高掌握自我調節情緒的技能。

  『我們學校對老師的培訓,是入職的第一天就開始了,所有的老師會學習學校的教師手冊,明確作為老師的行為准則。』上海一家私立幼兒園的校監許老師告訴記者,幼兒園管理重在細節,家長對孩子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調出學校一個月內的監控視頻進行查看,『為了保護孩子們,我們有非常具體的規定,比如男老師不能帶女孩子進洗手間也不允許進入學生們睡覺的房間等。』

  看似一條條簡單的規定,其實都是幼兒園不斷探索總結的經驗。『幼兒教育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家園共育,家長也要主動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和育人過程中。』李園長說。

  專家:提昇幼師職業幸福感大力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

  『在學前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仍然處境尷尬。』寧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院長馬振彪認為,國家應該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在薪酬、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給幼師更多保障和服務。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另一方面,幼師培養機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技能培養,要注重師德、人格的教育,讓幼兒教師走上工作崗位,能擁有愛心、細心、耐心的敬業精神。

  『高強度的勞動沒有得到足夠尊重,容易失去職業幸福感。』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蔡迎旗教授建議,應補足配齊師資力量,加強對幼兒老師入職資格審查,加強對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和指導,引導其成長,提高師德師能水平,提昇專業素養,提高教師待遇。同時,各方力量都要加入到監管行列。幼兒園自身要加強教學活動監管,各級職能部門提高監管力度,家長和社區都主動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和育人過程中。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奎明則認為,『完善兒童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是根本解決之道,特別是盡快制定實施《兒童福利法》,通過法律途徑一方面可以規范幼兒教育市場,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深入改革。』同時,王奎明也建議,政府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轉變『公辦優先』的發展戰略,給予民辦幼兒園適當的財政傾斜,畢竟民辦幼兒園是幼兒教育的絕對主體。此外,還應通過合法權益的保障切實提高幼師的責任認同感與工作自豪感。

  《人民日報》此前發表評論稱,幼有所育,教師是關鍵。破解幼兒教師隊伍難題特別是監管難,可能還得讓法律的歸法律,讓道德的歸道德,讓『愛崗敬業』『有愛心』成為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馬麗婭、陳晨、周雯、寬容實習生李佩珊參與采寫)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