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公裡路測時車輛自動駕駛,但有司機監控

深圳『智能駕駛公交車』在進行封閉測試,駕駛室內沒有司機
近日,有網友看到一篇『無人駕駛公交車』在深圳上路行駛的文章,文章中的一則動圖顯示,公交車駕駛員雙手放在腦後,方向盤仍在自動操作。文章發布後,引發很多網友的關注。一些網友點贊的同時,也有網友擔心,公交車『無人駕駛』如何實現,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上路運營是否經過交管部門許可?此外,一旦『無人駕駛公交車』發生安全事故,該如何認定相關責任?
車上有司機並非『無人駕駛』
近日,一篇深圳『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運行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開頭稱,這種『無人駕駛公交車』的駕駛位上沒有司機,方向盤會自動轉動,帶動汽車行駛。
有網友覺得,這種無人駕駛『很神奇,就像科幻片裡介紹的未來世界一樣』。也有網友擔心,這樣的『無人駕駛公交車』是否安全,『如果發生交通違章,該怎麼處罰呢?』
昨天下午,『無人駕駛公交車』所屬方,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聞發言人羅嵐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無人駕駛公交車』的說法並不准確,公交車駕駛座上並非空無一人,而是有駕駛員的,這種公交車應該叫『智能駕駛公交車』,從12月2日開始,一些『智能駕駛公交車』在深圳的開放道路上試運行。
測試路線1.2公裡全程8分鍾
據介紹,當天試運行的這條公交線,途中共設有3個停靠站,全程約1.2公裡,耗時8分鍾左右。『車內除了方向盤無人掌控,其他外觀看起來沒什麼差別。行駛前,司機只需按下一個啟動鍵,車輛就會全自動行駛。沿路行駛途中,打轉向燈、變道、加速或者停車,公交車全部自動完成。』一名乘客寫道。
羅嵐表示,『智能駕駛公交車』上搭載的是深圳海梁科技公司開發的智能駕駛系統,車上配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天線等設備感知周圍環境,能夠實時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發狀況作出反應,已實現自動駕駛下的行人和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
攝像頭看紅綠燈雷達探行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搭載這一系統的『智能駕駛公交車』已經在深圳測試數月。據深圳巴士集團公布,累計測試裡程已達到8000公裡,目前還沒發生過交通事故。
智能駕駛系統的開發方海梁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穆毅告訴北青報記者:『公交車頭的攝像頭具備分辨紅綠燈和辨識道路標示線等功能,系統可以根據攝像頭獲得的信息,自動判斷該走還是該停,其餘如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則可以觀察到周邊來的人和車輛,避免發生事故。』
深圳巴士集團官網稱,目前,公交車上搭載的『智能駕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已經符合公交試運行的要求。
疑問1
智能公交上路是否獲得交管許可?
『這樣的公交車上路,交警叔叔是否知道呢?畢竟今年百度老總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後,收到了交管部門的罰單。』穆毅介紹,12月2日是該『智能駕駛公交車』首次在開放道路上行駛。此前,科研人員一直在國樂科技園、南方科技大學內的封閉道路內進行測試。『網絡文章中那段司機雙手抱頭,方向盤自己動的動圖就是在封閉道路測試期間拍攝的,目前我們在公共道路上測試時,雖然也是系統操作,但駕駛員的手是不能離開方向盤的。』穆毅說。
羅嵐表示,一旦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發現特殊情況,踩下剎車公交車就會從自動駕駛模式轉變為人工駕駛模式。且目前公交車仍處於實驗階段,『這條線路只是處於「數據采集試運行階段」,只對一些專業人士和受邀市民開放,免費乘坐』。
穆毅介紹,此次在開放道路試運行前,公司曾經和當地交管部門作過溝通,『交管部門要求我們一定要依法依規試運行,並多次強調要保障安全性,我們為駕駛員制定了詳細的操作規范,這些操作規范也給交管部門看過了』。
昨天下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介紹了『智能駕駛公交車』的相關情況,深圳市交通委稱,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並不是無人駕駛公交,在智能駕駛系統基礎上,目前正在試運行的車輛上還配備有一名駕駛員,會時刻監控車輛的運行情況,並及時進行乾預。車輛還具備人工和智能駕駛兩種模式,可根據實際需求,由智能駕駛狀態隨時切換至人工駕駛狀態。
深圳交通委也表示,目前線路只是處於『數據采集試運行階段』,暫不對外開放。對於暫時不對公眾開放的原因,羅嵐表示,是因為在法律法規方面還有一定的障礙和流程,『目前這些車輛還都是臨時牌照』。
疑問2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針對目前『智能駕駛』汽車在技術和倫理上的一些問題,穆毅說公司已有相應的設計,『此次「智能駕駛公交車」的車速並不快,大約在每小時20公裡到30公裡之間,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很快停下來。此外,如果遇到汽車周邊有人的情況,車上搭載的雷達裝置可以很快感應到,隨後停車等待行人的下一步行動,或是繼續停車等待,或是繞過行人繼續行駛。』
穆毅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網友擔心交通事故責任如何來分界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不是僅僅從技術上能夠解決的。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制定相應的政策,明確責任的劃分。』
『「無人」駕駛只能做到局部互補,在大規模「無人」駕駛車運行的情況下,由調度中心來實現全局規劃是做不到的。』西南交通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譚永東認為,推動『無人』駕駛不是為了替代司機,而是通過人和車的協同在駕駛方面更安全,讓人們出行更方便。
交通運輸部管理乾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表示,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還不算是真正的『無人駕駛』,目前相關的技術仍是『人工駕駛為主,自動駕駛為輔』,因此還沒有到需要為『自動駕駛』立法的階段。『目前智能駕駛、自動駕駛還沒有一個官方的技術路線圖發布,我們的立法工作,需要等到這個技術路線圖發布後纔能開展』。(屈暢)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