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央行及銀監會整頓現金貸新規昨日落地 不得通過暴力等方式催收貸款
2017-12-02 09:44: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昨天,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央行)、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對『現金貸』業務進行規范整頓。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昨日透露了銀監會對現金貸的下一步整治原則。在前期P2P現金貸業務整治的基礎上,相關部門要按照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在機構層面主要是從糾偏網絡小貸、規范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行為。

  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央行)、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對『現金貸』業務進行規范整頓。

  不得以任何方式誘致借款人過度舉債

  通知明確了開展『現金貸』業務需把握的原則: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借款人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不得以任何方式誘致借款人過度舉債,陷入債務陷阱;不得通過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不得以『大數據』為名竊取、濫用客戶隱私信息等。

  通知還對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提出要求,包括暫停新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暫停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已經批准籌建的,暫停批准開業;對於不符合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的已批設機構,要重新核查業務資質。同時,嚴格規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加強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審慎管理。

  通知強調,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機構處置力度。要求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牽頭,摸清風險底數,制定整頓計劃,抓緊建立屬地責任與跨區域協同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確保規范整頓工作效果。對監管責任缺位和落實不力的,將嚴肅問責。

  各地暫停新批設網絡小貸公司

  昨天下午,銀監會舉行近期重點工作通報會。銀監會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就公眾關心的現金貸、銀行股權管理、市場亂象整治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此前根據互金整治辦的要求,各地暫停新批設網絡小貸公司,下一步,銀監會將對存量現金貸機構和業務集中進行規范整頓,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制定網絡小貸公司風險整治的實施方案。

  馮燕稱,現金貸通常指的是無交易場景依托,沒有指定的用途,沒有客戶群體限定的小額資金出借業務,具有金額小、期限短、利率高、無抵押的特征。在年初網絡媒體曝出關於現金貸的相關負面報道的時候,銀監會P2P網貸整治辦公室就印發了《關於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將P2P網貸機構開展現金貸業務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同時明確了核查處置的依據和整治要求,今年4月份,銀監會又下發了《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

  『考慮到現金貸業務比較復雜,涉及的機構主體很多,下一步,在前期P2P現金貸業務整治的基礎上相關部門要按照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多管齊下,綜合治理。』馮燕介紹說,在機構層面主要是從糾偏網絡小貸、規范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行為、完善P2P現金貸業務,以及打擊取締非持牌放貸機構等四個維度進行規范。同時按照問題導向原則,以負面清單的形式,從降低高息費,打擊不當催收、嚴禁多頭借貸、以貸養貸、高杠杆和加強客戶信息保護等方面來進行規范。

  今年已有49人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今年以來銀監會開展了『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以及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和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行業廉潔風險等十個方面的市場亂象專項治理。這些行動治理效果如何?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昨天表示,市場亂象高發頻發的勢頭有所遏制。今年前十個月,銀監會系統做出行政處罰決定2617件,處罰銀行金融機構1486家,罰款合計5.92億元,沒收違法所得0.75億元,罰沒合計6.67億元,處罰責任人1096人,罰款金額2440萬元,取消130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董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禁止49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除監管機構對銀行業機構進行處罰和追責以外,也督促銀行業自己也要進行內部問責和處罰,目前全國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內部問責處理分支機構2687個、人員16.7萬人次,依法向司法機關移交252人。

  『整治市場亂象以來,新發大案要案大幅度減少。不規范的經營行為、套利行為,非法業務、高風險業務都得到了整治,經營秩序得到恢復,市場秩序趨於有序。防范風險的基礎有所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繼續提高。』文/本報記者程婕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