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托世界互聯網大會,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落戶烏鎮。平安·鳳岐茶社便是其中一家。
雖說名稱裡有『茶社』二字,但這家企業並不賣茶,而是一家孵化機構。
『創業資源分布不均,是當前許多地方創業者面臨的問題。烏鎮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在烏鎮這樣的地方,怎麼將孵化器做成功,自然離不開互聯網。』總經理傅騫說,烏鎮是互聯網高地,當地政府最多跑一次等便企政策,促使他選擇落戶烏鎮。
鳳岐茶社由創新創業雲平臺和線下眾創空間兩部分組成,通過互聯網雲平臺將資金、技術、人纔等創業資源整合起來借以服務創業者。
據介紹,鳳岐茶社聯合孵化器通過構建各種大數據農業雙創孵化平臺來為產業生態提供公共服務,幫助入孵企業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系統、跨組織的協同創新。
走進鳳岐茶社,便能看到不少和農業相關的物件。今年11月份,一家壽光雲農生物科技在鳳岐茶社孵化出來。這是一家互聯網農企,從食品生產、施藥、施肥以及最後售賣流通環節,消費者可實現全程追溯,實時觀測種植基地情況。
站在『互聯網+農業』風口,搶佔市場制高點尤為重要。在線上平臺體系的支橕下,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得以深度融合,鳳岐茶社充分掌握了這個秘訣。
首先要解決農業標准化問題。農業生產環節相對來說比較隨意,什麼時候施肥、施什麼肥全部標准化控制,這樣最終產品更加安全可靠。
過程標准化隨之帶來的是生產效率大幅提昇。『現在,2萬頭豬的養豬場只需要6個人管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傅騫笑言,效率提昇帶來成本降低,品牌提昇可使售價上去。
互聯網農業還可將商業模式由B2C變為C2B。傳統農業宏觀價格的波動對農業營收有很大影響。以往以產定銷模式可轉變為以銷定產,提前核定價格再去生產,這樣生產風險可控,利潤有保障。
傅騫總結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建設互聯網大數據農業平臺基礎之上。無論是提昇生產效率還是做大農業品牌、輕資產擴張,都離不開數據化、數字化。
互聯網上搭平臺,來自全國的項目都可以提交在到鳳岐茶社,這也讓鳳岐茶不出烏鎮也能有好項目找上門。不到兩年時間,鳳岐茶社全國孵化60多家農業企業。
據悉,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鳳岐茶社聯合北大將在開幕式當晚舉辦一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咖薈,圍繞數字經濟與下一代智慧平臺展開交流。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