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十九大精神進軍營】樂守三沙 鑄牢忠誠 走近武警『南海第一哨』[組圖]
2017-11-30 14:15:55 來源:中國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兵心連黨心,哨位連北京

  為充分展示十九大精神進軍營湧現的新實踐、新舉措、新風采。近日,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在中央網信辦和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有力指導支持下,組織策劃了『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網絡面對面』系列采訪宣傳活動,20餘家中央主流網媒和商業網站的編輯記者,來到東海之濱,跋涉西部天山,登上南海三沙,走進神州北極,踏上中原鄭州,深入武警部隊位於祖國東西南北中5個具有地標特點的執勤哨位,切身感受武警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火熱場景,現場聆聽武警官兵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的錚錚誓言!敬請關注,感謝點贊。

  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縣市,位於南中國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總面積200多萬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20多平方公裡(含西南沙吹填陸地)。海南總隊海口市支隊三沙中隊於2013年8月進駐三沙市永興島,擔負起市委市政府警衛及海島武裝巡邏、抗風搶險、處置突發事件等臨時性任務。開闢了武警部隊駐地新的『南極』。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南海形勢復雜,國外侵權侵漁船只經常暴力抗法,多年以來,中隊官兵協助漁政等執法部門共查獲外國侵漁船只50餘艘,非法漁民300多人。三沙中隊的戰士每周都會在海岸線上進行日常巡邏工作。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保障島上安全,防止突發事件發生是中隊官兵的使命。在這裡『臺風就是號角,救災就是使命』,永興島上每年有200多天刮6級以上大風,遭遇臺風是常態,抗 風搶險是中隊最常執行的任務。每次面對臺風都是一場和風暴的較量,都是一場生命戰。中隊的官兵用生命在保護島上的『家人』。2013年13級的強臺風『蝴 蝶』正面登陸永興島,全島狂風肆虐,很多建築物都被摧毀。三沙中隊接到救援市政府2名工作人員的指令,在武警戰士們穿著防彈衣和配帶頭盔的情況下也只能借 助沿途的大樹一步一步的向前挪,不到500米的路程,走了近1個小時……終於找到並救出了兩名工作人員。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永興島上流傳著一句話『上島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間,一月是地獄』,在地表溫度將近60度的環境下訓練官兵們已經成為習慣。耐高溫訓練時,官兵們在沙灘上摸爬滾打,身上的皮膚脫了一層又一層;沙灘武裝越野訓練時,官兵們全身負重15公斤,在松軟的沙灘上奮力奔跑,5公裡距離比常規的8公裡還要累得多……。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島上的訓練設施相對簡陋,尤其是上島初期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的時候,為了保證訓練質量,中隊的戰士們只能自創訓練器材,友鄰單位的廢舊輪胎變成了戰士們手中鍛煉體能、增加力量的好器材。武警海南省總隊三沙中隊供圖

  沒有獨立的操場,戰士們就借助島上的公路進行訓練。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武警三沙中隊的戰士在被熱帶植物所包圍的訓練場上進行障礙訓練,西沙群島地處熱帶中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濕的島上的環境加上厚厚的訓練服,使得戰士們跑上一兩個障礙就會汗流浹背。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訓練從操場練到沙灘,再從沙灘練到海水裡,細沙、海水鑽進被珊瑚礁劃破的傷口,鑽心的痛卻沒有讓一個戰士停下,也沒有一個戰士說過一個苦字。在被烈日曬得黝黑的臉上只留下了堅定的眼神和因駐守永興而自豪的笑容。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下,中隊在2015年底年底參加總隊年終軍事訓練考核時,取得了各項科目全優的優異成績。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武警三沙中隊的戰士每周要在永興島上巡邏1-2次,保證島上安全。中隊在島上駐守多年,讓他們和島上的居民都已經成了好朋友。中士曹運來回憶:『有一次在北京路上巡邏,迎面走來幾個小學生,朝我敬了一個少先隊禮,那一刻這讓我覺得心裡很溫暖,我感到軍人已經成了「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作為一名三沙衛士同樣也是一名三沙的建設者,中隊官兵們不忘初心,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為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貢獻自己的力量。十九大過後,中隊期組織官兵在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前進行十九大精神學習。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三沙剛剛設市的時候,第一批上島的武警三沙中隊戰士由於沒有營房,為了區分軍民住宅區域,戰士們從海邊搬來了這塊珊瑚石,並親手在上面刻下『忠誠』兩個字,作為中隊的忠誠石。後來一位來島的游客開出18000元的『天價』想把它買走但中隊沒有同意,因為這塊石頭見證了三沙中隊戰士們的成長。是駐守在這裡的武警戰士最年長的『戰友』。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島上各行政機構工作人員和駐守的武警官兵在這裡的大食堂以同一個伙食標准就餐,隨著大型交通補給船『三沙一號』的通航,島上的伙食得到很大改善,葷素搭配的飯菜可以滿足不同的口味需求。但在之前,由於永興島是珊瑚島農作物無法生長,加上長途運輸困難,島上很難吃上新鮮蔬菜,駐守的武警官兵只能把維生素藥片拌在米飯裡吃以解決維生素不足的問題。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每周一的早晨,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官兵都會在是市政府門前舉行昇旗儀式,島上的居民也會自發的參與進來。三沙中隊的武警官兵時刻將強軍夢裝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只為讓五星紅旗在三沙上空永遠飄揚。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隨著永興島上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標准越來越高,武警三沙中隊始終堅持把軍民共建當作中隊全面建設好壞的一面鏡子,並積極引導官兵立足本職開展助民愛民活動。島上的臺風是常態,當臺風正面登陸後將島上的很多樹木毀壞,所以每當臺風過後,中隊官兵都會幫助島上的居民進行綠化植樹。一茬茬中隊守島的武警官兵在這裡以苦為榮,以島為家,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在『南海戈壁』上建設起了美好家園,並被島上群眾親切的譽為『海島衛士,漁家親人』。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供圖

  經歷了上島之初的艱苦,三沙中隊的武警官兵們見證著這些年三沙巨大的變化。大型交通補給船『三沙一號』的通航、民航航線的開通、海水淡化工程竣工等等。如今島上有了醫院、郵局、銀行、學校、超市、電影院等設施,這一切都使得駐島軍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這也是黨領導下國家積極推動島礁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縮影。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雖然武警三沙中隊駐島的官兵人數不多,但他們在練兵習武之餘仍然不會放松戰士的政治理論學習。每天基本都會組織戰士進行學習,甚至在坐船換防的時間,指導員都會組織戰士在甲板上進行學習,通過學習使得站在南海一線的戰士們對強軍目標和守護南海的職責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小島上有片美麗的綠色,抗風桐的名字你可曾聽說,它就像我們親愛的戰友,肩並肩一同守望著祖國……』武警三沙中隊的戰士們在文藝聯歡中和唱著他們最愛的那首《抗風桐》。中隊的武警戰士們除了每天站崗訓練外,業餘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開展了『警營書樂匯』讀書活動,組建樂器、攝影興趣小組等。中國網記者鄭亮攝

距離祖國大陸約400公裡的距離,『四高兩缺一多』的自然環境,這些都不曾動搖駐守在這裡的武警官兵的信念。新兵慢慢變成老兵,皮膚在烈日下和風暴下變得 黝黑,但駐守在這裡的戰士都知道,只有『南海第一哨』擔負的責任和保衛祖國的使命永遠不會變。『三沙有我在,祖國請放心。』駐守在這裡的每一位武警官兵在 心裡默默的喊出這句誓言。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影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