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香港中大在內地災後重建的房屋奪國際建築大獎
2017-11-28 18:38: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香港中大在內地災後重建的房屋奪國際建築大獎

  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 張雅詩)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2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獲悉,該校建築學院團隊為2014年雲南魯甸地震受災民眾建造的抗震夯土房屋,日前在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上奪得2017年度大獎。

  2017年度世界建築節於11月15日至17日在德國柏林舉行。港中大團隊的項目在『新與舊』建築類別中勝出,得以入圍決賽,並最終被評為年度建築。

  2014年8月3日,魯甸發生6.5級地震,毀壞了眾多房屋,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吳恩融帶領的『一專一村』團隊以改良的夯土建築技術為受災民眾重建房屋。世界建築節的評審以『非凡』來形容這一建築項目。這是首次有香港團隊奪得這一殊榮。

  據吳恩融當天在記者會上介紹,奪獎項目的特色包括抗震力強,能抵御8級地震,且符合環保和經濟效益。團隊采用了『高科學、低技術』手段為受災民眾建造便宜、美觀、舒適的房屋。

  『我們首先了解當地民情和需求,深入研究房屋為何會震毀,然後在材料方面下功夫,制造出堅固建築材料,並在布局和結構上采用科學方法使房屋更堅固。』他說。

  據介紹,中大建築學院人員於2008年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災後重建時,發現磚頭等材料因需求增加而價格上漲,成為重建的一大問題,於是研究利用地震中損毀的材料來做重建材料,包括泥土等。他們多年來研發有關技術,現在能使泥屋有效抗震。而這次得獎項目的建造成本較一般磚屋低約40%。

  泥屋的另一特色是通風保溫,住戶不用開空調和燒煤,大幅節省能源。吳恩融解釋說,由於泥土很重,所以能做到恆溫效果,他舉例說,夏天屋子外面30多攝氏度,屋裡是22攝氏度;冬天泥屋外面零下10攝氏度,裡面是5攝氏度。

  『我們不只是給受災民眾一間房子,而是給他們一個合適的居住空間,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吳恩融說,團隊目前在昆明興建一個訓練中心,有助將來進行技術及知識轉移,以幫助其他受地震災害的國家及地區。

  港中大於2014年開始推行的『一專一村』,是一個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持計劃。去年,『一專一村』團隊在重慶渝北區建成內地第一座農村現代竹橋『一心橋』,解決貧困村民過河難題。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