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雲南大理全力以赴保護洱海
2017-11-28 09:55:0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任維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最近,雲南大理洱海保護七大行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今年5月份洱海水質保持在Ⅱ類。

  位於大理的洱海是我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當前因污染加劇而正處於富營養化初期和保護治理的『拐點』,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為保護好洱海,雲南省大理州連出保護『重拳』,今年初就全面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實施了洱海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污』治理、面源污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全民保護洱海的『七大行動』,全力推進洱海保護。

  截污治污,用大工程管控

  為確保2018年6月底前實現全面截污治污,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大理州洱海環湖截污工程PPP項目,今年1月至4月底已完成投資3.08億元。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在挖色、雙廊、上關、灣橋、喜洲、大理古城新建6座污水處理廠,2018年完成建設。項目建成後,服務范圍達66.41平方公裡,服務人口65.28萬人(2050年),截污主乾管居住區覆蓋率達到100%,河道截污乾管覆蓋率達到100%,項目將對污水就近分片處理,尾水進入濕地淨化、城市景觀用水、農業灌溉,實現再利用,促進洱海水質持續改善。

  此外,為有效解決生活垃圾對洱海產生的面源污染問題,大理市按照『層級化管理、科學化處置、市場化運作、信息化監控』的思路,積極探索城鄉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一體化模式,建成了一套覆蓋城鄉的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系統。投資4.2億元的第二(海東)垃圾焚燒發電廠於2013年就已經投產並網發電,對生活垃圾實行焚燒發電,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科學治湖,健全完善監測評價體系

  4月1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等召開了洱海搶救性保護行動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4月21日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等召開了洱海搶救性保護行動第二次專家諮詢會議。專家們科學分析研判洱海水環境變化趨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抓實應急防控、應急減排、提昇濕地淨化水體功能、長短結合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水資源管理等對策建議和諮詢意見,州委、州政府及時將專家諮詢意見進行專題研究、逐項梳理,形成了貫徹落實的措施。

  為進一步強化洱海保護治理與生態建設的科技引領和支橕,大理組建了洱海搶救性保護行動科研團隊和專家諮詢體系,對洱海水資源和水環境現狀進行定期監測評價,提出相應對策措施,為行政決策提供技術支橕。專家諮詢組對洱海保護治理重大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洱海水質和生態環境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分析原因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對媒體發布最終權威解釋。大理還有針對性地做好預警應急工作,進一步加密布局重點區域的監測站點,實行聯合聯動監測、網格化監測,精准發力洱海保護治理。

  整治問責,動真格敢碰硬

  從4月1日至今,大理已全面叫停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1900戶餐飲客棧經營,對經營戶證照情況進行了現場核查。客棧違章建設經營問題突出的雙廊鎮,全面啟動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工作,轄區內629戶餐飲客棧經營戶(包含583戶建檔立卡戶和零星餐飲經營戶)已按整治要求於4月10日前全部自行停業。『七大行動』開展以來,按照邊復核邊整改的思路,對當地187戶農村建房在建戶進行復查,納入風貌整改和局部拆除的違章建築整治共83戶,有效地打擊和控制了違建行為。

  大理州還不斷強化洱海治理保護的一線執紀問責,今年已約談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工作落實不力責任單位兩個,約談相關責任人員41人,問責失職失責人員20人,黨政紀立案審查7人。

  中共大理市委副書記張勇最近在大理市洱海保護『七大行動』及環湖截污PPP工程進展情況通報會上表示,今天的保護,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發展。保護洱海,沒有捷徑可走、沒有後路可退,唯有下最大決心,盡最大努力,纔能打贏洱海保護治理攻堅戰。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30日03版)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