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淨整潔的裝配車間,錯落有致的蔬菜大棚,正在新建的配套設施,每天都有1-2班大客車拉著滿滿一車會員入園參觀……這裡是江蘇句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而公司的創辦者,就是在句容蔬菜銷售業中『大名鼎鼎』的毛洪文,他用『一棵菜』打造出了一個鄉土文化產業。
1998年5月,在無錫鋼廠工作了10年的毛洪文已經是分廠的團支部書記,但他『不滿足』,渴望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老家句容市春城鎮東霞,種起了菜。『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菜又不值錢,回來種什麼菜,村民都不看好我。』毛洪文說,那時候郊區搞開發建設,種菜的人越來越少,但這裡面有市場。『我把30多萬元積蓄全砸了進去,租了村頭50畝地,搭建蔬菜大棚。』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快給了毛洪文『迎頭一棒』。1998年臘月二十二這天半夜,毛洪文夫妻倆冒著寒風采了250公斤薺菜,花10元錢僱了一輛農用車,直奔蔬菜批發市場。然而,由於大棚種植的薺菜並不受消費者認可,一直到天亮只賣出了10元錢的薺菜。投入30萬元,原本打算第一年就能回本,但是因為誤判了市場,毛洪文不僅錢沒掙到,還欠下了10多萬元外債。回鄉僅一年,夫妻倆仿佛老了十歲。
逆境中,毛洪文沒有『倒下』,而是緊緊抓住每一個商機。『有一次,我的1萬多斤青椒以2.7元一斤的批發價賣給了菜販,而販子轉手之後就是4.6元-4.8元一斤,這讓我意識到要改變銷售方式。』毛洪文說,經過這件事,他有了全新的計劃。『父親的老宅位於進出市區蓉江菜市場的必經之路上,我依靠自己的基地在這裡賣菜,備了600斤西紅柿,500斤黃瓜,400多斤辣椒的貨,而價格只有菜市場內的2/3,短短兩小時,菜就全部賣完了。』
由於這樣的銷售『刺激』了菜市場內菜販的利益,很多攤主鬧意見,要求不能『破壞市場』。為了平息這場爭斗,毛洪文進入蓉江菜市場開了個蔬菜批發點,把自產的蔬菜賣給市場裡的經營戶,成了他們的上級批發商。入駐蓉江菜市場後,毛洪文開始組織生產,並成立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從50畝擴大到600多畝。2003年4月,毛洪文又接手了蘇果超市的蔬菜銷售,開業第一天,他就把蔬菜銷售額拉昇了10倍,一個月後日銷售額拉昇了160多倍,成功地把消費者從農貿市場拉進了超市。隨後,蘇果在句容5個分店的蔬菜區域被毛洪文全部拿下經營,銷售越來越好。
2016年,毛洪文建立了江蘇句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回他的營銷又迎來了『巨變』。『隨著市場的變化,傳統的銷售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我發現,一定要集聚句容市農業資源打造種、銷、娛樂為一體的新型農業資源整合平臺化的模式。』毛洪文說,門店銷售覆蓋面較小,如何擴大市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消費者體驗式』發展。
說乾就乾,毛洪文整合了句容市多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出9條旅游線路,包含了應季鮮果采摘、優質農產品體驗,讓南京的消費者『零距離』消費。『效果非常好,銷售量甚至超過了部分門店。』毛洪文說,很多消費者現場看著好就買了,每天一個大巴車,讓很多生產基地負責人在自己家裡就能賺錢。而消費者回家以後,還會自己去找附近的銷售門店,這樣也方便了『門店』的擴張。
有了優質渠道,發展更加快速。目前,毛洪文的公司以鎮江市農科院、江蘇茶博園、江蘇農博園為引領,帶動了全市各級勞模、大學生村官以及各種養殖大戶14戶,產業性帶動1800多農戶進行農業種植養殖。毛洪文說:『目前,公司的會員人數達到了2萬人,實現會員預銷售產值1億元,在南京有線下體驗店6家,年底將達到10家,明年將會增至30-50家。』
『不滿足』的習慣,讓毛洪文已經開始著手打造『未來企業』。『由於人口老齡化加速,未來的老年人如何開心快樂的生活成為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問題,我們基於此,打造了一個「老友記」項目,將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體驗,讓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快樂。』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