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辦國辦印發《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
2017-11-27 09:36: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網絡安全

  IPv6網絡安全提昇計劃。昇級改造現有網絡安全保障系統,提昇對IPv6地址和網絡環境的支持能力。嚴格落實IPv6網絡地址編碼規劃方案,加強IPv6地址備案管理,協同推進IPv6部署與網絡實名制,落實技術接口要求,增強IPv6地址精准定位、偵查打擊和快速處置能力。開展針對IPv6的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評估、通報預警、災難備份及恢復等工作。開展IPv6環境下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網絡安全技術、管理及機制研究工作。

  5.關鍵前沿技術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不斷完善IPv6技術標准體系,加強基於IPv6的網絡路由、網絡過渡、網絡管理、網絡智能化、網絡虛擬化及網絡安全等核心技術研發。加快研發支持IPv6的網絡處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統、重要應用軟件、終端與網絡設備、安全設備與系統、網絡測量儀器儀表等自主可控核心設備系統。加強下一代互聯網新型網絡體系結構與關鍵技術創新,探索網絡設施演進方向。加快建設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積極開展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試驗驗證與應用示范。

  (二)2019年—2020年重點工作

  1.互聯網應用

  (1)互聯網應用昇級(滾動)。繼續鼓勵和支持主流互聯網門戶、社交、視頻、電商、搜索、游戲等應用,以及主流移動應用商店、互聯網瀏覽器、電子郵件、文件下載等應用軟件的IPv6昇級和應用部署。鼓勵和支持國內用戶量排名前100位的商業網站及應用支持IPv6接入。在IPv4/IPv6雙棧連接的情況下,上述應用均需優先支持IPv6訪問。

  (2)市地級以上政府網站IPv6改造。繼續推進既有電子政務系統昇級改造,全面完成電子政務外網昇級。完成市地級以上政府門戶網站昇級改造。完成綜治、金融、醫療等領域公共管理、民生公益等服務平臺改造。

  (3)市地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IPv6改造。完成市地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昇級改造,新上業務及應用全面支持IPv6。

  (4)工業互聯網IPv6應用(滾動)。持續開展工廠企業網絡改造,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的規模部署,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IPv6應用、管理、安全等相關標准。

  2.網絡基礎設施

  (1)骨乾網IPv6互聯互通(滾動)。新增和擴容我國IPv6骨乾網互聯節點,互聯帶寬達到5Tbps。

  (2)IPv6網絡國際出入口擴容(滾動)。持續擴容IPv6網絡國際出入口,進一步提昇與國際下一代互聯網的互聯互通能力。

  (3)廣播電視網絡IPv6能力建設(滾動)。完善廣電IPv6骨乾網,實施西部地區有線電視接入網IPv6昇級改造,基本實現廣播電視內容、平臺、網絡、終端全流程IPv6部署。

  (4)移動和固定終端昇級(滾動)。全面部署支持IPv6的移動終端、固定網絡終端以及廣播電視融合終端,加快存量終端的淘汰替換。

  3.應用基礎設施

  (1)大型以上數據中心IPv6昇級(滾動)。開展大型以上數據中心改造,完成相關系統昇級,實現與網絡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

  (2)內容分發網絡和雲服務平臺的IPv6昇級(滾動)。完成排名前10位的內容分發網絡和排名前10位的雲服務平臺全部雲產品改造,形成IPv6流量的優化調度能力。

  (3)IPv6發展監測平臺建設(滾動)。增加監測指標和對象,不斷完善監測平臺功能和性能。定期開展企業、行業、區域IPv6發展情況評測。

  4.網絡安全

  IPv6網絡安全提昇計劃(滾動)。持續昇級改造相關網絡安全保障系統。深入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實名制和IPv6地址備案管理辦法,繼續開展相關網絡安全技術、管理及機制研究工作,強化網絡數據安全管理及個人信息保護能力,確保網絡安全。

  5.關鍵前沿技術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滾動)。持續開展支持IPv6的芯片、操作系統、終端及網絡設備、安全系統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進一步加快互聯網新型體系結構,以及新型編址與路由、內生網絡安全、網絡虛擬化等前沿基礎技術創新,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試驗驗證和應用示范,不斷提昇創新成果的生產力轉化水平,顯著增強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未來網絡技術先發優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網信、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公安、安全、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強化統籌協調,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部門、行業、區域間合作,紮實推進行動計劃落地實施,研究推進IPv6規模部署工作的重點任務。健全專家諮詢制度,充分發揮調查研究和決策諮詢作用,提供高質量諮詢意見。鼓勵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廣泛參與,完善政企間溝通協調機制。

  (二)優化發展環境。統籌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IPv6技術創新、基礎設施改造、應用部署、安全保障等領域發展。推動建立IPv6網絡網間互聯與結算體系,研究出臺IPv6終端和流量優惠措施,引導用戶向IPv6遷移。加快下一代互聯網相關學科建設,加大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管理、國際治理人纔培養力度,建立國際化人纔梯隊。

  (三)強化規范管理。完善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等管理要求,引導和推動互聯網信息服務、內容分發網絡、雲服務、移動虛擬運營、寬帶接入等企業在系統和業務上支持IPv6。完善政府采購要求,明確相關設備、系統和服務支持IPv6。在基礎電信企業業績考核中,支持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IPv6相關工作。完善設備進網中有關IPv6的檢測要求。完善網絡、應用、終端等IPv6支持度評測認證體系,定期開展企業、行業、區域應用情況評測。

  (四)深化國際合作。密切跟蹤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試驗、技術、產業和應用情況。加強與國際標准化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下一代互聯網相關標准制定,擴大中國標准國際影響力,共同推進國際標准化進程。推動我國機構和組織在國際基礎資源管理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增進政府間、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IPv6地址分配、互聯網域名管理機制,推動構建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國際治理新秩序。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27日01版)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