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無戶口人員登記調查:『一人一案』 分類施策
2017-11-27 10:11:1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戶口登記,一個都不能少(政策解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⑥)

  2015年12月,中央深改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完善戶口登記政策,做好分類實施刻不容緩。

  公安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已有1395.4萬無戶口人員解決了落戶問題,無戶口人員參與社會事務、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進一步得到保障。公安部治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在2至3年內徹底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如何堅持依法辦理,維護每個公民依法登記常住戶口的權益?如何將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相關領域政策統籌考慮、協同推進?記者在廣西南寧進行了調查。

  制圖:郭祥

  遺失20年,10天領到了戶口

  『意見出臺以來,向我諮詢的群眾更多了。得知上戶口這個老大難問題能解決,大家都高興得很呢!』南寧公安局江南分局人口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盧海燕在派出所戶籍窗口工作10多年,常常為群眾答疑解惑。

  方秀蓮今年50歲,1993年跟隨丈夫到廣東生活,卻沒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娘家再次報戶口時,也沒有把她算在內,戶口就這樣『遺失』了。揭東到南寧近1000公裡,交通不便、成本太高、程序麻煩,她沒有回老家『找』戶口。

  無戶口讓她遭遇諸多麻煩。『最難的是看病不能報銷,統統要自費。』方秀蓮說,沒有身份證連火車都不能坐,感覺『寸步難行』。

  『多虧派出所民警進村入戶宣傳政策,娘家人趕緊把消息告訴我。回到江南區蘇圩派出所,把材料交給民警,10天左右就領到了戶口。』方秀蓮說,『聽說高鐵速度很快,拿到身份證後一定要去體驗。』

  『一人一案』,分類施策

  『為了讓群眾都了解到這一政策,我們做了大量宣傳動員工作。』蘇圩鎮派出所戶籍民警易酬九,去年以來跑遍轄區內15個村和1個社區,在村『兩委』和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對無戶口人員摸底。

  敬壇村的吳阿姨30年前離家,在吉林長春結婚生子後一直沒有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去年,當她返回南寧老家,派出所已經查不到她的戶口登記信息。吳阿姨找到進村摸底的易酬九,希望辦理落戶。了解到情況屬實、符合規定後,易酬九很快為她辦理。

  聯英村一戶姓奚的人家,4個孩子都未落戶,既不能上學也無法外出打工。老二打算今年結婚,卻沒法在民政部門登記,便找易酬九求助。易酬九多次進村了解情況,4個孩子終於有了戶口和身份證。

  無戶口人員提出申請後,民警會進村入戶調查核實,從村『兩委』、村民那裡了解申請人的相關情況,並撰寫調查報告。『但是每個人情況各不相同,必須分類施策,「一人一案」地解決問題。』易酬九說,蘇圩鎮已為260多名無戶口人員辦理落戶。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