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時首次闡釋『中國夢』。五年來,振聾發聵的聲音得到了無數次的印證:『天舟一號』順利昇空、『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基本建成、『蛟龍號』探潛印度洋、『電商扶貧』正式納入扶貧政策體系……一粒粒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遍布神州大地,一個個熱血靈魂的追夢築夢圓夢故事直擊人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深情地描繪這個偉大夢想。在『中國夢』提出五周年之際,中國青年網策劃推出【中國夢新征程】系列報道,講述五年來夢想綻放的故事。中國夢,新征程,讓我們再出發!
【中國夢新征程】系列報道⑤

劉昌法與村民交談。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5日(記者張群)『每個人的小夢匯聚在一起,纔能夠共同支橕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大張莊鎮石柱村扶貧書記劉昌法說。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劉昌法認為,夢在遠方,路在腳下,實現中國夢還需落實到每個人的具體行動當中,需要每個人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力量、汗水和心血。
讓兩個村子富起來:因地制宜辦農家樂、建蓮藕池
2012年,山東開始大規模派出第一書記到貧困村抓黨建促脫貧,劉昌法主動請纓打頭陣,成為脫貧攻堅戰中勇往直前的先鋒戰士和排頭兵。
2012年4月,劉昌法有了一個新身份——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上小峰村駐村書記,從此,幫助村子脫貧致富便成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小峰村盛產栗子,剛開始時,劉昌法計劃帶領村民搞板栗深加工,制作栗子粉、栗子罐頭等農副產品。但是,由於村裡加工技術不過關,該計劃便不幸夭折,他只能帶領老百姓另尋致富路子。
上小峰村處於山東第四高峰魯山山腳下,鄰近風景區,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是游客通往景區的必經之路。劉昌法琢磨:做農家樂項目,興許是個好路子。
2014年,農家樂項目開啟,『當年就見效了,辦了兩三個月就有了幾千元的收入。』2015年,農家樂項目出現重大轉機,劉昌法為村裡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的100萬元特色鄉村旅游項目資金,幫著村裡成立了股份制旅游公司,全村貧困戶都成了該公司的股東,每年都能分到可觀的紅利。
除了辦農家樂,劉昌法還張羅著帶領村民招商引資,積極開展水加工項目,並最終建成一家飲用水廠,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左右。
經過三年的努力,上小峰村由昔日的省級重點貧困村變為省級生態文明村、省級特色旅游村,人均年收入翻倍增長。
2015年6月,結束了上小峰村的駐村工作後,劉昌法又馬不停蹄地赴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西沙井村擔任駐村書記。
西沙井村交通相對便利,周圍有賓館,劉昌法判斷,農家樂市場不大,餐飲項目反而會更好。此外,村子裡的大片澇窪地為種植蓮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
根據西沙井村地理條件及市場環境,劉昌法和村委及山東省農業專家再三商討,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設白蓮藕種植基地和優質果品基地的『一體兩翼』發展思路。
劉昌法介紹說,到2017年7月他離開西沙井村,一共建了12個蓮藕池,每個蓮藕池的產量可達三四千斤。
兩個小目標:修路搞旅游,力爭集體收入實現零突破
看到老百姓錢袋子一天天鼓起來,劉昌法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他認為這是他做的一件十分正確而有意義的事情。
再過五六年,劉昌法就該退休了。可是,他卻說:『我喜歡跟老百姓打交道,不想等退休混日子。』於是,在西沙井村的駐村期滿後,他選擇了繼續紮根基層,來到了淄博市沂源縣大張莊鎮石柱村繼續擔任扶貧書記。
『石柱村特別偏僻,村子一共有160餘戶、450多口人,主導產業是林果,以苹果和桃為主……』雖然擔任石柱村扶貧書記僅僅4個月,但是說起村子裡的情況,劉昌法如數家珍。
不過,劉昌法很快發現,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扶貧乾部落實到貧困村的扶貧項目,大部分是林果業和畜牧養殖業。『林果業中,桃樹三年進入盛果期,苹果則是五年,而從2012年山東開始大規模扶貧到現在,正好是五年的時間。』
『太多林果業項目,導致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劉昌法語重心長地說,從去年開始,當地山區水果滯銷情況便日益顯現,『老百姓賣不出去水果,一些桃樹被刨出來以十幾塊錢一棵的價錢賣掉。』
在劉昌法看來,繼續在林果業上做文章已經不再是最佳致富路,『村裡有座石柱山,有個石柱水庫,環境不錯,我現在在考慮發展鄉村旅游業是否行得通。』
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等要求。
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未來兩年,我想在石柱村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重點解決好道路修建等農村基礎設施問題,這點是針對「生態宜居」的實踐。』劉昌法告訴記者,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大力發展扶貧產業,盡快把鄉村旅游做起來,實現村裡集體收入零的突破,並有效解決老百姓的增收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