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理——
『這堂集體黨課上得贊』
光明日報記者曹繼軍顏維琦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時玉
11月23日上午,由教育部主辦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優秀輔導員「校園巡講」和「網絡巡禮」活動』上海報告會在同濟大學舉行。來自上海50餘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學生黨員和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聆聽報告,零距離感受黨的十九大的豐富精神內涵。
學在一起、講在一起、悟在一起
報告會現場,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汪雨申、杭州師范大學經亨頤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沈嫣、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學工辦主任徐冶瓊、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楊建、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學工辦主任李琳等5名優秀輔導員代表,依次展開宣講。看似宏大的『大道理』,在5位輔導員的宣講中都化作了身邊事、身邊理。
比如,汪雨申分享上海交大老學長錢學森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國發展新中國火箭和航空事業的故事;徐冶瓊講述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最土博士』騰躍鑽到大山深處,搶救民俗技藝和文化的故事;沈嫣帶來自己家鄉杭州夢想小鎮一群大學生創客的創業故事。輔導員和青年學生學在一起、講在一起、悟在一起,正是此次『雙巡』活動的最大亮點。
『輔導員是與大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教師群體,教育工作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我們的「學生」。黨的十九大的精神內涵很豐富。我們這些大學生最親近的「身邊人」,只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教育學生,把「大道理」化作學生可感可知的身邊事、身邊理,纔能更好地推動十九大精神在學生中入腦入心。』汪雨申說,能夠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輔導員,在『家門口』給上海大學生上一堂別致的黨課,深感自豪,『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高校輔導員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過程中,更應該躬先表率,更好服務學生成長成纔。』來自同濟大學的輔導員李叡也將在接下來的『雙巡』活動中參與全國高校巡講。
要學懂,還要落實
輔導員巡講團的精彩報告,引發了現場高校教師和學生強烈共鳴。上海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4級本科生孫麗蓉說:『我是一名預備黨員,此次巡講讓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自信和心安。自信來自國家的實力,國家日益強盛的背後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安來自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始終關心人民群眾,國家著力於改善民生,讓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更多人有平臺去施展抱負,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來自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的2016級研究生黨員艾克然木·艾克拜爾,13歲起外出求學,從家鄉到烏魯木齊讀初中,16歲考入內地新疆高中班,20歲考入同濟大學。一路風雨兼程,但他始終銘記:正是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重視,自己纔有機會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他感慨道:『輔導員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為我們接地氣地傳達十九大精神。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些技術正是測繪學科研究關注的熱點。作為同濟測繪人,我們有責任為這些關鍵技術的發展、成熟與運用添磚加瓦。』
『這堂集體黨課上得贊。』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閆方潔聽完巡講後說。作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纔,閆方潔認為,一方面要讓大學生『學懂』『入腦』,從理論高度領會十九大的新理念、新論斷,把握其真理性與價值性;另一方面要讓大學生『落實』『入心』,這堂輔導員黨課與實踐結合更緊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更緊密,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像今天這樣,通過集體備課等實現思政課老師與輔導員的協同,進而將系統闡釋與重點宣講相結合,將深度剖析與生動宣講相結合,既突出「理」又彰顯「情」,既能幫助學生塑造思維領域的統一性認識,又使他們能把新時代的美好期望轉化為點滴努力。』閆方潔表示。
據了解,上海正通過重點抓思想政治理論課、抓『課程思政』、抓理論研究、抓平臺建設、抓實踐內化、抓大中小一體化等,多措並舉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抓實踐內化方面,激發大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大學生以生動形式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上海重點支持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上海大學泮池學社等一批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生社團,引導大學生學習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我與黨的十九大——上海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大比武』中,上海青年大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傳遞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不僅如此,上海注重發揮易班網絡互動平臺作用,開展『「易」起喜迎十九大』『青春矚目十九大』『「易」起表白十九大』等活動,吸引青年學生關注中國變化發展,引導青年學生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