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宣講員王誠潔正在給當地群眾和企業主代表宣講十九大精神。通訊員蘇展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結了我們國家過去五年的成就,我用三個字來形容——了不起!』
11月23日,江津區李市鎮林家嘴社區重慶蕙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農場草坪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江津區十九大精神『進農村』宣講分隊在這裡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來聽宣講的有當地村民、農業企業業主、酒店員工等80餘人。
『那麼,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中,跟我們李市鎮的村民最貼近的是什麼呢?』江津區鄉土宣講員王誠潔舉起手中的牌牌,上面寫著六個大字『鄉村振興戰略』。
『思路決定出路。鄉村振興的最終成果就是這20個字——』王誠潔繼續舉牌牌。大家順著他手舉的方向一一看去,分別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王誠潔說,只有產業發展了,鄉村纔能繁榮興盛,纔能集聚人氣。
說到產業和人氣,重慶蕙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波接過了話筒。林家嘴社區是他的老家,5年前,他從北京返鄉創業時,看到的是家鄉的凋敝。
『所謂鄉村,就是要有鄉親、有村莊。』王波說,當時他看到的山山水水依然保持著從小到大的原樣,唯一變化的就是人氣,『地沒人種了、房子沒人住了,當年一起嬉笑打鬧的小伙伴們只有我一個人回來了。』
他在這裡辦起了農場,養起了巴馬香豬、小腳土雞,還建起了民宿,很快便引來游人。
『看到偏僻的小山村來了這麼多城裡人,就陸續有村民們返鄉掙錢了。』王波說。
『可不是,村裡的周福剛原先在外打工,現在回家在農場邊上挖了個魚塘讓城裡人釣魚,光賣魚一年就能掙一萬多呢。』村民袁剛悄悄跟鄰座嘀咕。
『還有人從城裡回家養雞種菜了,一到周末就擺攤賣給游客。現場有沒有這樣子做的村民?』王波繼續說。
『我就種了幾畝菜、養了幾十只雞,每周賣一點,也能掙個零花錢。』見大家的視線都轉向她,村民鄭顯芳臉紅了,『還有其他人呢,也在賣菜賣雞。』她說完趕緊低下了頭。
『大家願意回鄉是好事嘛!下一步,我們還准備在農場旁辦個農夫市集,讓大家有賣蔬菜水果、土雞土鴨的地方。』王波繼續說。
聽到這兒,臺下不少村民眼睛發亮了,嘴角也不自覺地揚了起來。
『只要大家能保證蔬菜水果、土雞土鴨的品質,那就都能在家門口掙零花錢。』王波頓一頓,『這還不夠,我們還聯合了好幾家農業企業「抱團」發展鄉村旅游,到時候來的游客更多了,那回鄉的鄉親們也會更多。到那時,還愁鄉村看不到炊煙裊裊、聞不到柴火味嗎?』
王波的一席話為村民們勾勒出了家鄉振興的美好前景,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把土房子推了,回家修個磚房。』『在山下挖個魚塘,林子裡辦個養雞場。』……
這時,王誠潔接過了話筒,『要實現鄉村振興可不能靠等啊,得靠乾!』
『大家乾得起不?』王誠潔向臺下的大伙兒發問。
『乾得起!』(注:『乾得起』是江津人的口頭禪,意思是『沒問題』『行得通』)
全場掌聲雷動……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