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學習十九大 奮進新時代】甘南迭部:『旅游中轉站』奏起生態保護奔小康協奏曲
2017-11-24 21:13:16 來源:央視網  作者:王小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迭部縣森林覆蓋率超六成,在達日觀景臺上俯矙紮尕那村,綠意青蔥。(央視網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 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紮尕那的美景圈粉無數;

  『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這塊地方讓我震驚,迭部是一座植物的金礦,它將會成為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和所有觀光者向往的勝地。』美籍奧地利裔植物學家、探險家、人類學家、『納西學』之父約瑟夫·洛克曾如此形容甘南迭部紮尕那的美景;

  迭部,也是旅行家和攝影家的天堂……

  作為甘肅省最大的林業縣,也是全國主要的天然林區之一,迭部縣境內林地面積總計47.01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92%,森林覆蓋率65%以上。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671種,佔全國高等植物種數量的5.14%,木本植物共有60科319種,有野生動物資源300餘種,棲息著大熊貓、雪豹、梅花鹿等國家一、二、三級重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

  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又亟需奔小康的偏遠地區,尋找保護和發展二者並行不悖的模式,甘南迭部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不失為一種嘗試。

  位於迭部縣城東郊近12公裡處的資潤村,海拔2600—2800米,全村共有居民25戶。為了保護環境,當地推行退牧還草和退耕還林,全村的牛從過去的1600多頭減少至758頭,退耕還林290畝,目前全村人均耕地1.55畝左右。

  道吉次力

  10年前,資潤村的道吉次力家有100多頭牛,如今只剩下30多頭了,家裡的農田也種了經濟林雲杉、冷杉。

  不可否認的是,減少放牧和農作物種植,對世代放牧的他們來說,收入會大幅度減少。

  但道吉次力的邏輯很簡單:幾年前,因為生態破壞,山上樹少了,導致發生了洪水,所以一定要種樹,保護環境。至於生活,夠吃夠喝就可以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敬畏自然的平和心態,纔能讓資潤村的植被得到良好生長,讓這裡較為完整的生態環境,發展成為迭部的一條綠色長廊。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讓資潤村的經濟林在市場上廣受歡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給迭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迭部以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為突破口,實施『六大』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提昇城區及景區餐飲、住宿條件,培育壯大『藏家樂』、土特產等富民產業,推動新常態下的旅游發展,逐漸擺脫了過去『旅游中轉站』尷尬處境。

  謝謝村裡的藏式大門(葉滿山攝)

  距離縣城10公裡處的謝謝村,2015年開始打造生態文明小康村,總投資約500多萬元,硬化了道路,巷道乾淨了,通了自來水,改造了廚房廁所等,村容村貌大變樣。

  位於省道313邊的謝謝村,距離九寨溝景區並不遠,黨支部書記達拉次仁曾去過九寨溝,當地旅游市場的火爆讓他很受觸動,村子裡搞旅游他也很有信心,『農村真的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達拉次仁

  達拉次仁說,以前衛生差,現在村子乾淨了,一定要把鄉村旅游搞上去。

  為了提高接待能力,謝謝村在村口打造了80畝的格桑花海,村裡的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建設中,村裡的藏族民歌非遺傳承人保主的《敬酒歌》更是能讓游客體驗到白龍江流域特有的藏族風情。

  保主(左)和達拉次仁(右)唱《敬酒歌》。

  根據迭部縣的統計,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迭部紮尕那共計接待旅游人數32984人次,比往年同期增長22.9%,全縣旅游人數達到119181人次,比往年同期增長23.4%,游客大多來自陝西、重慶、寧夏、北京等地以及省內自駕車旅游者。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十九大時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