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學思踐悟·十九大】『天眼』睜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注腳
2017-11-24 15:44:4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1月22日,『天眼』之父南仁東被追授時代楷模的新聞在央視新聞聯播。23日,『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看貴州交流活動』循著南仁東足跡,車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翻過一重重喀斯特山峰,駛過方圓五公裡無人區,抵達『天眼』。它端坐於平塘縣克度鎮的萬山叢中,仿佛無邊無際綠野中一口潔白的巨型『炒鍋』,又像一只凝視星空的碩大眼眸——這便是當今世界最大、最靈敏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它能一眼『看』穿137億光年!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它『將讓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看得都遠,探入宇宙深處,試圖揭開宇宙奧秘』。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深藏在貴州大山腹地的『天眼』,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佳注腳之一,並和天宮、蛟龍、悟空、墨子、大飛機等,作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成果,一同寫入十九大報告。『天眼』的睜開,不為現實功用,只為代表人類向外星空不斷發問,並仔細接收哪怕是最微弱的回應……

  以『天眼』(FAST)為中心的方圓五公裡以內,沒有手機、沒有一切電子設備,這裡的工作人員守著地球上最尖端最現代的技術設備,卻過著堪稱『原始』的生活。他們離人群很遠,離天卻很近。

  這一切,像一則很不真實的神話,而殫精竭慮讓『天眼』怒睜的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就是這則神話的諦造者之一。一個人、一輩子、一口鍋,一生只做一件事,南仁東很偉大;全力支持和信任科學家,最終實現這則神話的中國,很偉大。

  『中國天眼』這四個字,語出2016年9月25日習近平在這一大射電望遠鏡竣工發來的賀電。他還說,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

  『天眼』如果有重大發現,那將與人類共同的命運息息相關。

  很多《三體》迷,都記得小說描述的那驚人一幕:

  ——『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你們的方向上有千萬顆恆星。如果回答,發射源將被定位,你們的行星系將遭到入侵,你們的世界將被佔領!』在『紅岸基地』,女科學家葉文潔收到一通來自外星文明的無線電波,由此開始驚心動魄的人類與外星文明的對話……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實版的『紅岸基地』——『天眼』,就是這口端坐於平塘縣喀斯特窪坑中的大鍋。

  上世紀90年代,那時中國科技界還在艱苦條件下努力爬坡,小說家劉慈欣也尚未開筆寫《三體》;那時最牛的『眼』是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島山谷中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直徑達350米,被認為『不可超越』;那時中國射電望遠鏡直徑還不如人家的十分之一。而在日本國立天文臺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級別的科研條件和薪水的南仁東,卻堅持回國,並有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想法:在中國建設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中國當時百廢待興,投巨資就為玩星星?簡直天方夜譚。50歲的南仁東不放棄,到處游說,潛心鑽研。他的祖國沒有辜負他,『天眼』工程浩蕩啟幕。選址用了12年,立項到落成,又是9年。中國終於做成了這件沒有先例可循、『世界獨一無二的大科學工程』。

  『天眼』了不起,南仁東了不起,中國了不起。就在南仁東因肺癌離世後的不到一個月,尚在調試期的『天眼』,便一口氣發現了多顆脈衝星,成為國際矚目的宇宙觀測『利器』。等到『天眼』正式上崗,必將收到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星星們的『來信』。

  『天眼』為國之重器,擔綱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探路重任;南仁東為國之良材,祖國沒到科技最前沿便死不瞑目——民族復興的脊梁,就是無數的南仁東。國之魂魄,民之肝膽,『中國天眼』的故事,將被人類永遠銘記……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