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在基層】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龔亮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入淺出,既接地氣又意義深遠,很多內容都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一定要把這些都講給鄉親們聽。』黨的十九大代表、貴州省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衛生室醫生鍾晶從北京回到工作崗位以後,時刻不忘宣傳好十九大精神。
『80後』醫生鍾晶是農民的貼心人,被譽為『最美鄉村醫生』。9年前,她辭掉貴陽大醫院的工作來到龍河村,並建立了衛生室。她的到來,為這個缺醫少藥的小鄉村帶來了健康與歡樂。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她自費買來理療儀、婦科儀等,請貴陽的專家來給村民看病,還虛心向曾是赤腳醫生的外婆討教學習。
不久後,她丈夫被調到黔西南州興義市工作,州裡對她的工作也有安排。但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她與村民們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捨不得離開這些需要她的鄉親們。如今,在她小小的衛生室裡,村民們除了來問診和買藥,還特意過來和她聊天、拉家常。參加十九大回來後,更是不斷有鄉親過來聽她講十九大報告中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內容,聽她講黨的好政策。
鍾晶很珍惜群眾對她的這份信任。『我不僅要宣傳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更要從自身做起,落實十九大報告的要求,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鍾晶告訴記者,她還想在村裡建一座康養中心,在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普及醫學知識,為每個老人提供個性化的養生方案。
日前,貴州省直機關黨的十九大精神青年宣講報告會在貴陽舉行。鍾晶作為宣講團成員之一,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學習十九大報告的感想和體會,與青年人交流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基層需要各個方面的人纔,青年人要把基層作為夢想開始的平臺,在基層紮紮實實乾,就像建房子一樣,地基牢固了,房子無論建多少層都不會晃動。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農村更需要,老百姓更需要。』鍾晶的分享情真意切,感染了臺下很多年輕人。
『對老百姓有感情,做起事來就大不同。』鍾晶聯系自己的經歷和臺下的青年聽眾們分享說,深入老百姓之中,用心用情為他們服務,不僅能夠培養跟老百姓最真摯的感情,而且一定會感受到成功的獲得感。她鼓勵在場的青年人:要敢想、敢試、敢做,用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 2017年11月24日07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