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冬天這麼冷,你為啥不穿秋褲?
2017-11-24 09:09: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冷空氣來襲,北京的冬季寒意逼人,防寒保暖的秋褲成為不少人的冬裝必備。但不知從何時起,『秋褲君』卻成了年輕人調侃逗趣的對象,做一個『拒絕秋褲黨』成了不少潮人們的穿衣准則。

  在北風呼嘯的冬季,不穿秋褲的他們真的不冷嗎?『拒絕秋褲黨』,拒絕的原因又是什麼?

  制圖:加菲魚

  『肉長多了,耐寒』

  ——蘇琴女32歲黑龍江人不穿秋褲史:13年

  『要說冷,我老家那邊比北京誇張多了,冬天出門要裹得裡三層外三層的,像熊一樣。』出生在哈爾濱的蘇琴說。

  沒來北京上大學之前,每年冬天,秋褲、絨褲都是蘇琴的『生存必需品』,不穿秋褲出門簡直是災難。

  『相比之下,北京的冬天「友善」多了。』她回憶說,剛來北京上學時自己還穿了一陣子秋褲,但是後來她發現即便不穿秋褲也沒有那麼冷。

  『不知道是不是全球變暖的原因,現在北京的冬天好像越來越暖和了,我這些年連長款羽絨服都沒有再買過,也或者是我自己肉長多了,耐寒?』蘇琴調侃說。

  制圖:加菲魚

  『沒法凹造型』

  ——超哥男25歲湖北人不穿秋褲史:3年

  超哥今年25歲,大學畢業後來北京,至今已經快三年時間,這也是他擺脫『秋褲黨』的三年。

  『在家鄉冬天沒有暖氣,室溫不高,所以要穿秋褲御寒,來北京以後就不穿了。』用超哥的話說,自己脫下秋褲那一刻的心情,可以用『非常開心』來形容。

  至於為什麼堅持不穿秋褲,超哥說,理由很簡單,一是為了形象,二是因為北方都有暖氣,室內溫度高,沒必要穿秋褲。

  『秋褲套在褲子裡,人就顯得臃腫,影響形象,沒法凹造型。』一向『臭美』的超哥說,他不喜歡在冬天裡裹得像個粽子。

  而對於保暖,超哥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氣溫很低的時候我會戴上護膝,這樣就可以有效保護膝蓋了。另外,路上走快點也能產生熱量啊!』

  制圖:加菲魚

  『老頭兒老太太纔穿秋褲』

  ——陽陽女30歲北京人不穿秋褲史:11年

  『我從2006年上大學時就不穿秋褲了。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它土!老頭兒老太太纔穿秋褲呢。』北京人陽陽已經有11個冬天沒有穿過秋褲,並一直以此為榮,在她眼裡不穿秋褲很『潮』。

  陽陽回憶說,上大學之前,自己都是被父母強迫穿秋褲的,後來開始住校,父母沒辦法監督她,她終於如願脫下了秋褲,並且還把這個習慣『傳染』給了周圍人。

  『當年我們宿捨8個女生,第一學期的冬天,還有人穿毛褲。一開始大家都覺得我不穿秋褲不可思議,但是後來她們也都被我影響了,後來有一半人都不穿秋褲了。』

  『有人說不穿秋褲容易得老寒腿,我覺得也不是絕對的吧?反正我現在沒什麼感覺,況且離變老還早著呢。』陽陽說。

  制圖:加菲魚

  『體質好了就不怕冷』

  ——小柯女27歲江蘇人不穿秋褲史:2年

  『人生中的前25年,我都是「秋褲黨」。』27歲的小柯說。

  小柯老家在南京,據她回憶,那裡的冬天也不暖和,所以,以前一入冬,她都會乖乖穿上秋褲,上大學來了北京也還是保留了這個習慣。

  『真正開始不穿秋褲是從兩年前開始,和我健身有關系,體質好了就不怕冷。』小柯說,兩年前因為想減肥,她開始堅持健身、長跑,剛開始只在跑步時穿單褲,但慢慢地,連日常上下班也不穿秋褲了。

  『一開始是不習慣的,但是慢慢地,身體也會適應這個溫度,不會感覺那麼冷,能接受了。』小柯認為,自己現在之所以不怕冷,是和自己體質增強有關系,而寒冷的刺激對於身體也有益處。

  『我現在一般穿一條普通的牛仔褲就可以出門了,平時也不太感冒。』小柯說。

  制圖:加菲魚

  『習慣成自然』

  ——老黃男36歲北京人不穿秋褲史:記不清了

  36歲的老黃已經回憶不起自己是從什麼時候把秋褲脫掉的了。

  高中畢業後,老黃去了加拿大讀書,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也是從那時起他不再穿秋褲。

  『剛到國外的時候還帶著毛褲,但是很快就發現連秋褲也用不上了。』老黃說,在加拿大,雖然冬天很冷,但和自己同齡的年輕人基本不穿秋褲,只有老年人會穿。

  『外國人不穿秋褲,一方面是生活習慣和體質有差異,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那邊普遍供暖很好,在室內大家幾乎穿短袖就可以,出門也開車,真正在外面暴露的時間很短,穿秋褲比較雞肋。』老黃分析說。

  這幾年,老黃回到北京生活,但他依然不肯穿上秋褲,按照他的說法是『習慣成自然』。

  當被問到是不是真的不冷?老黃回答:『誰冷誰知道。』

  制圖:加菲魚

  到底該不該穿秋褲?

  關於穿不穿秋褲的『大討論』,近幾年一直不絕於耳,無論是『秋褲黨』還是『拒絕秋褲黨』都有著自己的『科學道理』。

  秋褲到底該不該穿?或許,來自醫生的建議更值得參考。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尹東輝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分析,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年輕人飲食攝入的熱量比以往要高很多,加之外界的氣溫昇高,可能會感覺沒有以往那麼寒冷。但是人的體質、年齡段等有很大差別,不同的人群應當根據自己的體質,隨著季節變化合理調整衣物,做好保暖。

  在尹東輝看來,冬季的寒氣比任何一個季節都要多,受寒成為冬季很主要的致病因素,除了常見的感冒,還可能引發關節疼痛等病癥。

  『現在騎電動自行車的人不少,我們所接觸的病例中,有不少人,特別是女孩,一開始不注意保暖,導致關節受風,當時沒有明顯感覺,但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變暖時就出現了關節疼痛。』尹東輝介紹,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疼痛逐年加重情況,甚至有屈伸不利的癥狀,導致活動受限,年紀輕輕患上了老年人容易得的骨關節病,這和長時間受寒有著直接聯系。

  『另外,也有些女孩冬季不注意保暖,原本沒有痛經癥狀,但因為不喜歡穿秋褲,甚至喜歡穿低腰褲,出現了痛經,這也是中醫中所稱的「寒凝氣滯」。』尹東輝說。

  『我們說「寒從足下生」,下肢受涼會反饋給周身。』尹東輝強調,有些人,特別是脾陽虛的人,下肢受涼後,胃腸功能就可能受到影響。另外,寒涼也可能導致包括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在內的過敏性疾病病情加重。

  對於接受寒冷刺激是否可以增強體質的疑問,尹東輝表示,適當的寒冷刺激對於人體是有益的,比如可以在進行戶外鍛煉時適當少穿一些,但要掌握好時長,同時在鍛煉結束後要做好保暖措施,長期、持久、超過人體極限的『鍛煉』是對健康的損害。(記者張尼)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