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中國通號:打造全球最安全的高鐵
2017-11-23 21:51:20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賈雪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際在線報道 (記者賈雪靜):高鐵已成為中國國家形象的一張名片,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和運行的安全穩定而著稱。在京滬高鐵上『復興號』以時速350公裡運營,服務北京冬奧會的京張高鐵開通後將實現列車自動駕駛。

  模擬技術系統

  這些成果都離不開高鐵的『大腦和中樞神經』—高鐵列車控制系統技術的保駕護航。據了解,在中國高鐵建設初期,這項技術一度被全球極少數跨國公司所壟斷。經過3年研發攻關,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通號』)將這一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11月22日,『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主題活動走進中國通號,探訪高鐵安全高速運營的守護神。

  質量是生命、安全大於天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中國通號結合全球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行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行業先發優勢,加快推進民族通信信號科技進步,滿足人民對美好出行的向往,引領全球軌道交通科技前沿。

  研發人員模擬高鐵司機工作現場

  為了滿足人們對智能交通、安全出行的需求,中國通號始終堅持質量安全至上,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安全的高鐵。中國通號研發人員介紹說,『在研發的關鍵時期,我們每天都在實驗室奮戰到深夜。對於鐵路運輸來說,安全是第一要務,我們絲毫不敢懈怠。軟件測試中發現了問題,大家群策群力,及時分析原因、修改軟件、重新測試。有的測試場景很難復現,我們就一遍又一遍嘗試,有時甚至要嘗試上百遍,直到復現出故障場景並最終解決問題。』據了解,研發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研發出安全、可靠、先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化列控設備,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正是他們的艱苦奮戰,保障了一條高鐵線上同時安全、有序運行數列甚至幾十列高鐵,在風、雨、雪等極端天氣條件下控制高鐵列車保持安全速度平穩運行。中國通號實現了列車控制系統技術100%國產化,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西方同行用30年纔實現的技術跨越。

  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說,中國通號將結合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落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進一步加強質量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自主創新,發揚『大國工匠』精神

  中國通號自主研制的繼電器對調整要求很高,能承受的壓力相當於普通頭發絲細度的1/86所能承受的重量,而這要靠手動感知調整,難度可想而知。這在全球鐵路行業沒有可借鑒和參考的先例。

  十九大代表、80後繼電器調整女工柯曉賓那段時間廢寢忘食,整個人一頭紮進一大堆圖紙和測量數據裡刻苦鑽研。就是靠著這股『執拗勁兒』,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點整形工具,大幅提高了調整精度和生產效率。由她主創的調整方法和操作步驟被納入了作業指導卡,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世界知名繼電器生產企業西屋公司的專家來參觀時看到她的調整手法,驚呼為『China miracle(中國奇跡)』。

  柯曉賓同員工交流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

  柯曉賓說,『作為一名基層十九大代表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乾的雖然是小事,但卻成為大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她表示將繼續和同事們交流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心得體會,共同堅守高鐵安全一線。

  推動中國技術和標准走向全球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推進,世界各國對基礎設施建設及互聯互通的要求日益增強,海外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周志亮介紹說,『中國高鐵走出去不只是企業走出去,更需要中國技術和標准走出去。』

  據了解,中國通號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高鐵走出去聯合艦隊的重要一員,技術和裝備已經讓亞、非、拉美十餘個國家的民眾感受到安全、高效的軌道交通帶來的便利。

  周志亮介紹說,今年4月,中國通號在順利實施肯尼亞蒙內新建鐵路四電集成、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等20餘個海外項目的基礎上,成功簽署中國高鐵走出去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合同。

  目前中國通號正在密切跟蹤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美國加州高鐵、中泰鐵路、中老鐵路、馬新高鐵、匈塞鐵路等,推動中國高鐵及全套技術標准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國高鐵』靚麗的國家名片。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