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外賣迅猛會是方便面的終結者?
網絡外賣的興起,對方便面形成直接衝擊,二者的消費人群高度貼合。很多原來宅在家裡靠方便面度日的年輕人,正是網絡消費的主力軍。現在,隨手一點、網上支付後就可等來一頓美食,這個過程甚至比泡方便面還簡單。
更關鍵的是,網絡送餐在口味、飯菜份量上顯然都要遠勝過方便面。
網絡外賣迅猛發展,而方便面行業不斷萎縮,網絡外賣會是方便面的終結者嗎?
連日來,各個機構和平臺,都在發布關於外賣行業大數據、外賣行業研究報告、餐飲外賣白皮書等,從這些信息可以看出,這兩年,網絡外賣發展確實非常迅猛。與此相反的是,方便面巨頭們逐年萎縮的銷量、業績卻相當明顯。
近日,重慶晨報記者對我市的方便面市場進行了調查。
10人就有1人每天點1次外賣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在線外賣餐飲消費的高頻用戶群體,佔比接近八成,其中,在線10.2%的用戶平均每天消費一次及以上。
也就是說,10個人裡,至少有1個人每天點了1次外賣。
在這些外賣點餐的人群中,主要人群是中等收入的白領。數據顯示,在外賣高頻點擊群體中,82.3%的用戶收入分布在3000-10000元區間,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用戶佔比7.1%。
而這部分人恰好喜歡上網,喜歡宅在家裡,他們恰好就是方便面的主要消費人群。
據中國外賣大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O2O外賣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可突破7000億元。
來自餓了麼送餐平臺的統計,餓了麼已累計為中國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過外賣服務,已為累計200萬+的商戶創造收入。預計2020年外賣用戶滲透率達到80%,用戶規模達到6億。
方便面正逐漸失寵
與網絡外賣大數據裂變式上漲相反,方便面市場的數據可以說是相當『難看』。
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內地消費385億份,同比下降17%。在2013年時消費曾達到462億份。統一集團在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了26.5%,方便面正在中國市場失寵。
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康師傅和統一的市場佔有率,多年來佔據了中國方便面市場七成以上份額。但從去年開始,兩家企業的財報,就開始不斷提醒風險,方便面業務不斷下滑。
去年,尼爾森對全國22家方便面企業的統計,有9家都出現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經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超市方便面位置減少三成
記者昨日在我市各大超市走訪發現,以往佔據快消品顯眼位置的方便面,已經被壓縮到了比較小的位置。而且在放置方便面的櫃臺,還放置了一些自熱方便米飯和自熱微火鍋等方便速食產品。
『現在縮減了三分之一的位置。』在家樂福金觀音店,一位促銷員告訴記者,不僅面積減小,方便面的銷售也比以前差多了。
隨後,記者在觀音橋附近的重百、新世紀和永輝看到,方便面的展臺確實比以前小了不少。但是,方便面的品種和品牌,卻比以前多了很多。
除了老牌的康師傅和統一外,還有韓國的農心辛拉面,白家、合味道、養養、湯達人等品牌。在口味上,出現了不少新產品。
-說法
消費者出行時纔會帶方便面
對於購買方便面,記者隨機詢問了部分市民,他們大部分人表示,一方面由於多年不變的做法,基於健康考慮,現在很少購買方便面;另一方面,方便面正在被外賣、自加熱食品所取代。
『現在幾乎不用買方便面了,即使半夜要夜宵,也可以通過網上點餐,送到家裡來更方便,而且味道比方便面更滋潤。』一位年輕人表示,他確實很久沒有買過方便面了。
一位大媽告訴記者,出於健康考慮,她也會提醒孩子們少吃方便食品。但是,每次外出她還是要准備一些方便面,以方便旅途充飢。
專家
方便面市場不會消亡
方便面行業雖然在產品和口味上有創新,但是,還是無法從根本上阻擋網絡外賣對方便面市場對衝擊。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沈紅兵教授認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外賣的興起是必然,這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要求,更看重健康和營養。
方便面火了幾十年,但行業本身的生產技術含量不高。但是,大品牌還是會有相對的市場,市場格局還是會比較穩定。
『將來,方便面市場份額會大大萎縮,但不會消亡。』
他認為,方便面行業整體的技術創新、規模創新和品牌創新都比較困難,但是快餐、速食蛋糕卻在迅猛膨脹,因此,這些方便面企業,可以在快消食品、休閑食品等領域挖掘很多創新空間,還有一大片藍海等待開發。
本報記者徐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