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出國體檢就醫,享受高端的海外醫療服務。我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接觸過一些患者,聽到不少他們對出國體檢就醫的看法。
前不久,與一位患者交談,得知他兄弟倆都不幸患結直腸癌,他說:『哥哥先發現了病,他相對富裕,去美國治病,病雖然治好了,但中介聯系費、手術費,還有路費、檢查費用等,總共花了200萬元。後來我也得了同樣的病,在國內一家腫瘤專科醫院治療,現在也已完全康復,一共纔花了10萬元左右。這幾年,我每年只需復查一次,也沒再發現什麼問題。』
我曾去過一個專做出國體檢就醫業務的中介機構調研,了解到中國人赴國外體檢就醫之所以越來越火,一個重要原因是患者的盲從心理,以及對國內醫療機構缺乏信任。中介機構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我:『不可否認,少數發達國家在醫療儀器設備、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技術水平領先。但並不能說國外的所有醫療技術都高於國內。病人還是應多了解,在國內能治的病還是盡量選擇國內治療。』
許多人把健康體檢作為出國旅游的一部分,殊不知,在日本,包含呼吸、循環、肝功、血液等常規體檢項目在內的6000元體檢套餐,在國內僅需1000元左右;而包含專門針對腫瘤篩查的PET—CT檢查的2萬元體檢套餐,在國內也能便宜一半。
由於剛剛興起不久,缺乏強有力的監管,目前出國體檢就醫市場還不規范,出現許多消費欺詐現象;一旦發生醫療事故,處理難度大,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針對這一新興現象,相關部門應對市場進行規范,打造合法、規范的國外體檢就醫通道,對中介機構進行嚴格監管,提高准入門檻。建議建立一個公開的數據庫,將適合去外國就醫的病癥與國家對應起來,預估費用,讓患者做到心知肚明,避免在赴國外就醫時因遭遇欺詐而浪費錢財、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為長遠計,還是應繼續推進我們的醫療體制改革,倡導建立合理的醫療分級診療制度,加大對醫療科研的投入和對基層衛生院、社區診所的投入,降低大醫院的就診難度,為新藥研制和新興醫療器械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為患有疑難疾病或需高難度手術患者的診治提供方便。
國內醫療機構也應苦練內功,努力讓國人信得過。進一步強化醫療衛生服務監督,提昇行業管理水平和醫學重點學科的科研能力;優化醫療執業環境,提高醫護人員職業素養、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精准治療方案和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確保醫療質量、醫療效果和醫療安全;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獲得病人認可和信任。(越文整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