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借助志願者力量,把認證變『溫情』
采訪中,有老人家屬提到:舉報紙拍照,會對老人心理上造成創傷。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鄧波認為,生活中遇到較為嚴重的傷害事件,纔會造成心理創傷,『舉報紙拍照這件事兒,不同的老人感受和反應不同,一般而言,是不會對老人構成心理創傷的』。
不過,鄧波仍建議,社區如果想把好事做得更好,應該從不同角度著手把工作做得更到位,比如可以多傾聽老人的心聲和訴求,並根據老人的合理化建議把工作做得更人性化,『另一方面,老人及其家人也需要多理解政府政策的善意,心存感恩和珍惜,並對因人手不夠等原因,給老人造成的不便多一些包容』。
『政策值得肯定,需待商榷的是,其落實方式及賦予的意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靳育輝認為,對於上了年紀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表面上看是無法接受『拍照證明』的方式,但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喚醒了老人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到了一定年紀,有些老人不喜歡拍照,每拍一張他們都會覺得這是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張照片。』
靳育輝說,若社區人手不夠,不妨借助社區志願者的力量,如專業的社工、心理工作者等,由他們組成志願者團隊,在集中的時間內幫助社區工作人員入戶開展工作,確認完善資料。同時,還可以把認證工作做得更溫情,比如社區可以策劃一個『讓愛回家』的主題活動,在每年認證期間,以這樣一個理由讓全家團聚並拍張全家福,『在溫情的相處中,也達到了認證的目的』。
延伸子女謊報冒領要接受處罰張貼公示接受舉報
『冒領補貼,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必須采取措施去根治。』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認為,在居民領取養老補貼時,政府希望基層社區去核實,是情理之中,如果人員實在緊張,可以利用社會力量。『讓老人舉報紙拍照證明其還健在,讓人感覺到對老人不尊重。』
宋向清說,即便是上門核實,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核實也不應該是最終目的,『不如把核實當成一種探望,多給老人一些人文關懷,讓老人感到更多關愛』。
至於『冒領』的解決方法,宋向清建議,由子女去社區證明老人還健在,在這個過程中,若子女謊報冒領,就得接受處罰,比如有供職單位的,要向單位通報等。『還可以采取公示的方式,在網站、社區張貼名單,讓居民舉報。』宋向清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