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習近平為何請他們坐到自己身邊?
2017-11-21 10:40: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黃旭華。資料圖片

  黃大發。劉續攝

  這幾天,有兩位老人『火』了!眾多媒體、網站都在傳揚他們的名字、挖掘他們的故事,他們就是黃旭華和黃大發。

  11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內,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當他回到隊伍中間,准備同代表們合影時,看見了在後排站立的黃旭華和黃大發兩位道德模范代表。總書記一把拉開前排的椅子,拉起兩位老人的手,請他們到自己身邊就坐。兩人執意推辭,習近平一再邀請。最後兩人坐在總書記身邊,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通過電視的轉播溫暖了無數人,也激發了大家的好奇,黃旭華、黃大發究竟是誰?

  黃旭華黃大發是誰?

  今年93歲的黃旭華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曾有長達30年的時光一直在隱姓埋名,甚至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麼。在中國一窮二白的年代,黃旭華與同事們大海撈針一般靠各種土辦法鑽研著世界尖端技術。『當時連基本的研制條件都不具備,就開始乾了。』他回憶說。在黃旭華與同事的努力下,1970年12月,中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下水。4年後它被命名為『長征1號』,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82歲的黃大發,是貴州省遵義市草王壩村的老支書。他用了36年的時間只為乾成一件事:修水渠。

  黃大發出生在大山深處的草王壩村,這裡常年吃水困難。當地民謠裡說:『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23歲時,黃大發被推選為村大隊長。『從我當大隊長開始,我就決心為村民乾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他為自己立下志向。但是,缺錢、缺人、缺技術,加上自然條件艱苦,黃大發帶領村民修水渠的過程一次次遭遇曲折。直到1995年,這條主渠長72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天渠』纔終於通水,時年60歲的黃大發在村裡的慶功宴上哭了。人們說,黃大發的故事是『現實版的愚公移山』。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