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站在能源變革的『十字路口』,中國用實踐證明經濟增長和控制碳排放可以並行不悖
『在波恩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是一個「關鍵因素」』『中國為今年的氣候談判提出了「搭橋方案」,樹立起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引領地位』『自2014年起由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碳排放總量不再增長,這歸功於中國等重要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德國波恩結束,聚焦中國能源轉型、點贊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中國作為的聲音頗為引人注目。
國際機構的研究也顯示,加快能源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中國,已在多項指標上居世界領先地位。國際能源署不久前發布的《2017年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產能新增50%,其中中國貢獻過半。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超過40%來自中國。未來5年,中國仍將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無可爭辯的領導者。
亮麗的成績單上書寫著一連串『世界第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在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和核電在建規模上,中國均居世界第一位。英國石油公司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感慨,中國正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
理解推動能源革命的『中國速度』,需要更長遠眼光。正如德國《經濟周刊》評論的那樣,『長期計劃讓中國人顯得與眾不同。他們早就懂得,聰明的戰略家考慮的不是季度數字,而是幾十年的數字。』從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到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發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中國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決心堅定不移。
當前,世界正站在能源變革的『十字路口』,能源發展面臨推動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任務。利益和環境,天平該向哪邊傾斜,是困擾很多國家的問題。石油、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產業鏈條完備,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勢必要動部分人的奶酪,甚至影響經濟增長。而發展可再生能源建設工程量大、先期造價高、回收成本周期長,一些新技術的不成熟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規模。推動能源轉型,意味著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和困難,這讓不少國家望而卻步。
將理想變為現實,不僅需要超前的視野,更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20年前,我們所有人都希望有人能產業化生產太陽能電池板,以降低成本,但那時候這一切還只是一個夢,而中國讓夢想變成了現實』『10年前,歐洲和美國也曾有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機會,可惜他們錯過了良機』……面對中國蒸蒸日上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西方學者對中國的行動力由衷感嘆,強大的國家實力、施政能力和制度優勢,讓中國的能源革命不會因融資困難無疾而終,不會因黨爭掣肘停滯不前,也不會因計較眼前得失而走回頭路。
綠色發展正給中國帶來更多經濟紅利。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稱,中國清潔能源領域已經有350萬個就業崗位,是世界上該領域就業崗位最多的國家。2020年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增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將在該行業創造約1000萬個就業崗位。目前。中國是清潔能源領域的主要出口國,提供了全球2/3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近半的風力渦輪機。中國的技術革新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建設成本,也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綠色經濟提供了幫助。中國用實踐證明,經濟增長和控制碳排放可以並行不悖。對能源發展的科學規劃不僅和經濟轉型昇級的路徑相匹配,也落實了中國對世界的減排承諾,彰顯了大國擔當。
全球能源變革的號角已經響起,中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步伐清晰明確。相信在未來,中國作為和中國智慧將為世界能源轉型帶來更多清新的風。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20日03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