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跟風,凸顯特色是關鍵
曾打造貨櫃餐廳與貨櫃旅館的知名建築師林志峰說,貨櫃算是廢棄物的再利用,因臺灣是海島,貨櫃也可說是臺灣既有『資源』,是不需要再多浪費能源的材料,施工快速且環保,且因屬二手材料,可兼具成本低廉、經濟等特性,並且可以組合、堆疊,比單純的組合屋有更多變化。
但林志峰同樣指出,雖然貨櫃具有設計、施工的自由度,可以在海上、山上、城巿任何地方搭建,並且具有能夠快速建立及移動等優點,但也存在易熱、尺寸固定等缺點,無法使用於大空間及載重受限等。
對於一窩蜂的貨櫃巿集現象,林志峰認為,任何硬件的使用都要看如何搭配軟件,貨櫃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使用者怎麼想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出於節約成本或重復利用的考慮,那就不必看衰貨櫃巿集。但若只是趕流行,免不了被質疑過度泛濫,重點在於如何利用貨櫃材料創造出特色。
如何推陳出新、凸顯特色,從而成功吸引游客是關鍵。以高雄的『集盒』貨櫃聚落為例,今年3月開幕以來,成為『臉書』等社交網站的熱門打卡景點,但隨著新鮮感漸失,人潮盛況不復從前。高雄市經濟發展局為維持熱度,不斷注入新活動,強調此處不是單純的貨櫃市集,『即使貨櫃退燒,仍有其他跟都市有關的元素,不會流失。』
內容多元,維持長期吸引力
『集盒』貨櫃聚落如何長期維持吸引力?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稱,有別於其它貨櫃市集、百貨或夜市,『集盒』的重點一直都不是貨櫃本身,而是整個亞洲新灣區跟城市、居民的環境連結,還有對城市願景的想象和實踐。
『集盒』貨櫃聚落開幕至今,陸續推出《說一個亞灣故事》《城市貓貓展》《集盒變形記》《造一個亞灣夢想》與《光之集盒》等展覽,分別述說高雄城市歷史變遷、都市再生、混合實境、灣區發展、創意地景裝置等。並推出各式手作體驗課程、戶外野餐音樂饗宴、創意三輪車市集、親子互動及校外教學等,雖平均每月吸引上萬人次到訪,但人潮卻呈現下滑趨勢。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稱,為持續創造人氣,『集盒』會引入更多有趣的創意活動與新創產業,比如12月雪之集盒戶外展覽,周末的三輪車市集、戶外野餐音樂饗宴等,配合陸續設置的光環境營造與地景裝置,為亞洲新灣區帶來獨特的城市景致。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主題設計同樣堪為范例,它融合文藝、創意與社會議題,從200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成為高雄最吸引人潮的活動之一。帶有國際藝術雙年展特質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本屆將於12月30日至明年3月4日舉辦,以《銀閃閃樂園》為主題,借由海上貨櫃象征生命行旅,屆齡廢棄貨櫃在創意下再創新生,以共老宅、生命體驗屋、高齡專屬健身房等探討高齡化議題,是首個將貨櫃的無限可能、進一步想象,有系統且具體地在島內加以介紹的展覽。(張盼)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