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快遞包裝垃圾『成災』 買買買狂歡後遇綠色難題
2017-11-18 07:20: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1月5日晚11點,廣東省廣州市裡仁洞村一個快遞點裡,工作人員楊雪麗在收發快遞。裡仁洞村是著名的『淘寶村』。記者趙迪/攝

  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8.5億個快遞物流訂單,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包裹。在這些巨大交易的數字背後,大量快遞產生的快遞包裝同步攀昇,如何處理這些包裝物,減少環境污染,成了全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推動包裝回收再利用難點多

  『雙11』前一周,家住北京通州某小區的王筠就已經收到了數十個快遞包裹,家中也多了不少快遞包裝垃圾:紙盒、膠帶、塑料袋、氣泡膜等。王筠先撕掉纏了好幾圈的膠帶,打開厚厚的紙盒後,去掉一張大大的氣泡膜,一番折騰之後纔摸到那個幾厘米長的口紅。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的瓦楞紙箱原紙就多達4600萬噸,相當於消耗了7200萬棵樹。

  據了解,目前中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膠帶等最難降解,這些包裝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纔能降解。

  大部分的快遞紙箱在經過一次使用後被丟棄,能夠回收再利用的並不多。而消費者對於包裝的分類處理意識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難度。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貨物能夠完好無損地被送到消費者手中,多數商家選擇用塑料膠帶對包裝進行加固。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艷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纏上塑料膠帶的紙板箱被送到造紙廠打紙漿時,膠帶的黏膠會影響過濾器工作,從而造成機器損壞,所以回收時,纏有過多膠帶的紙板箱會被全部丟棄。

  負責北京梨園某小區垃圾清運的李師傅說,紙盒等可回收的快遞包裝,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後無法再回收。而多數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強,並未將垃圾分類處理。

  消費者則表示,在快遞站點或社區內,沒有快遞包裝的回收點,導致快遞包裝大多進了垃圾箱。

  綠色『雙11』關鍵在於源頭

  為解決快遞包裝產生的污染,近年來各方都開始積極行動。

  國家層面,《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出臺,引導快遞業的綠色發展,規范快遞包裝的使用。菜鳥、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也積極響應,從推行『無紙化』電子面單,到推行共享快遞盒、可循環快遞袋等,都在力爭減少快遞包裝污染的產生。

  但記者在走訪北京多家快遞站點後發現,大多數商家尚未使用這樣的綠色包裝。北京市通州區一家快遞網點的工作人員劉樂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現在電子面單的使用程度很高,比較環保,但是在包裝上采用綠色包裝的,還不多見。

  『之前有買家因為包裝破損的問題給我們差評,這導致賣家在包裝上使用更多的耗材和填充物,但前提是不增加過多的費用。』電商賣家吳凡說。對於全國上千萬小電商賣家來說,成本較高是他們不願使用綠色包裝的主要原因。

  北京蘇寧物流副總經理石朋飛告訴記者,依據商品的不同,紙箱的規格種類繁多,給人工打包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而發出的包裹在運輸過程中又容易被擠壓損壞,因而在采購挑選中,物流公司更傾向選擇抗擠壓的款式。沈陽一家紙業包裝公司將自己所銷售的紙箱分為普通和特硬兩種,據負責人介紹,越硬的紙箱價格越高,對於商家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不管是綠色消費還是綠色物流,其源頭要實現減量化。』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強調,推進『雙11』的綠色化,有賴於生產者、銷售者、電商平臺、消費者、資源回收者合作,真正形成循環經濟,纔能避免由過度消費引發的被動應對和治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總工程師曲叡晶表示,在『每一天都是「雙11」』的消費時代,要把綠色包裝的標准體系建設貫穿於綠色消費的全過程,重視快遞包裝廢棄物的綠色化,以確保『前端減量,中端回收,末端循環』。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