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吳濤)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已落下帷幕。數據顯示,僅天貓和京東商城兩個平臺今年雙11期間銷售額就近3000億元,銷售數據再攀新高。有分析指出,數千億元消費的背後折射出民眾消費需求的改變,『富日子窮過』變為了『富日子富過』。

網上零售再攀新高,佔總零售比重上昇
雙11落下帷幕,從今年電商平臺公布的數據看,其銷售再創新高。天貓數據顯示,雙11全天交易額達1682億元;京東也第一次公布了下單金額,11月1日至11日,京東商城下單金額超1273億元。
德勤中國與阿裡研究院發布的《平臺經濟協同治理三大議題》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萬億元,平臺經濟已經佔到了GDP的10.5%。2016年電商交易額在總零售中佔比,中國是16.4%,美國是10.1%,中國已經是美國的1.5倍以上。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419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55350億元(佔零售總額的18.61%),同比增長34.0%,比上年同期加快8.3個百分點。

動輒千億元銷售,折射國人消費需求昇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雙11銷售中,高端產品銷售增長非常快。數據顯示,天貓平臺,耐克在雙11開始後不到1分鍾即宣告成交過億;京東平臺,11日凌晨1分鍾內,Apple筆記本銷量突破1萬臺。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中國整體上正從一個『富日子窮過』進入到『富日子富過』的階段。『隨著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中國消費結構昇級趨勢明顯,消費需求正從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轉向輕奢、服務等非必需消費,如海外旅游、健身等。』
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
民眾購買商品品質的變化是收入增加的一個體現。數據顯示,雙11當天,京東平臺上價格不菲的爆品大閘蟹一騎絕塵,從0點到9點銷售將近4萬件,這是去年同期的4倍;國際名表中的泰格豪雅、NOMOS、艾美、摩紋、摩凡陀、依波路等授權品牌當天1小時內銷售額達到去年同期3倍以上。
巴曙松表示,目前中國消費金融產品主要集中於3C數碼產品消費場景等,在旅游、家裝、教育等增長前景廣闊的領域目前暫時還較為少見,『可以預計,未來消費場景會繼續拓展,覆蓋的產業會更為廣泛。』

民眾消費開始接受『輕奢』,市場潛力巨大
正如上文巴曙松所言,越來越多的人能接受『輕奢』消費。在這次雙11,一對小夫妻雙雙買了iPhone X,他們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只要自己能承擔得住,奢侈一次也不要緊,別「過火」就好。』
這些變化從今年電商銷售情況中也可看出。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給中新網提供的資料顯示,從今年雙11銷售情況看,除北上廣、成都、重慶、杭州和深圳這些奢侈品消費重地之外,西藏、廣西等地區都達到了40多倍的增長,另外甘肅地區的新客戶增長十分驚人。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電商發展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較2015年的1130億元相比,增長了6%。
報告還指出,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逐漸開始認識並且接受,且隨著中國經濟水平和人均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其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

優質產品『能進能出』,網購國際化成共識
國際化產品銷售猛增是國人消費昇級另一個證明。亞馬遜給中新網提供的資料顯示,高品質的國際品牌和商品是中國消費者關注的熱點,雙11當天,亞馬遜海外購銷售額約達去年同期的三倍。
中新網觀察發現,中國電商平臺不但會引進國外優質產品,同樣還會把中國優質產品賣至海外,電商出海已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天貓雙11交易已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電商出海,一是因中國網購用戶的增長趨勢逐漸放緩,電商企業自然會轉向市場潛力可觀的海外市場,比如東南亞、非洲等正在崛起的新興市場;二是得益於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的普及,支付平臺的全球化,多家國內電商將支付板塊拓寬至國外。(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