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搜 索
讓大學生和學術科技來場『愛情長跑』
2017-11-16 14:17:2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因為『挑戰杯』,湖北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的常丹丹有機會接觸更多法律專業的知識。在參與『未成年犯』課題過程中,她和隊友走進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了解『圍牆裡』孩子的生活,並開始琢磨能為他們更好地回歸社會做點什麼。

  『挑戰杯』,全稱『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中國社科院、全國學聯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內著名大學承辦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競賽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為宗旨,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

  實際上,對許多參與此項賽事的大學生而言,『挑戰杯』更像是讓他們跟學術科技來了場『愛情長跑』,或許最初只是『不期而遇』,被大賽激發的科技創新情懷卻令人『念念不忘』。

  一次偶然的機會,浙江工業大學幾名學生通過參賽導師梁利華和曾晰了解到,換流閥廳作為我國『西電東送』計劃的核心場所,在電力運輸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制於其內超高壓與強磁場的極端環境,現有的『閥廳停運、人工清掃』方式,單廳損失每年高達4.7億元,而全國所有換流閥廳的總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導師的一番話喚起了幾個年輕人心中的工科生情懷。

  兩年時間,他們設計制作出一款能在330kv以上超高電壓、強磁場環境下對換流閥廳進行監控與清潔的機器人。作品通過科技查新與質量檢測,申請並受理兩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還與寧夏銀東換流站和靈川換流站確立了合作關系。團隊也憑借『超高壓換流閥廳環境監控與波紋狀壁面除塵組合式機器人』斬獲第十五屆『挑戰杯』浙江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這份榮譽,不僅肯定了我們在創新路上、成長路上付出的努力,更激勵著團隊中的每一個同學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拿著省賽獎杯,團隊成員更加充滿自信。

  除了通過剎車、油門、方向盤等傳統的方式操控外,還可以通過機械按鍵或者觸摸屏進行各種轉向切換與控制。甚至一句語音、一個無線操控的動作,都可以將駕駛員從駕駛艙解放出來。

  這樣的技術並不是只在科幻片中出現。前不久,同濟大學的學生就將一款可以自由『玩轉』的電動車帶上了『挑戰杯』賽場。

  『在車流密集的今天,狹小空間內的靈活性問題應該得到重視。』指導教師陳辛波在項目一開始就直奔主題。此後,全輪獨立轉向的移動運載平臺,也成為參賽選手不斷努力的目標。

  團隊成員經常為了加工小車車架連續工作,有時候凌晨纔從加工工廠回去。為了趕進度,春節過後別的同學還在過寒假,他們就早早地返校了。

  在第十五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他們的作品『玩轉電動車』獲得大賽一等獎。當把看似毫不相乾的零件『七拼八湊』成並不完美卻實用的作品時,『玩轉電動車』項目團隊人機組成員金則陳感受到了『挑戰杯』的魅力所在。

  上海大學的阿裡木江曾作為『新疆兒童何以流浪』項目負責人,帶著特等獎離開第十三屆『挑戰杯』賽場。『當時覺得已經完成了使命,就疏於和大家交流,結果錯失了很多可以延續「挑戰杯」的機會』。

  時隔4年,工作一年後又考研的阿裡木江再次走上『挑戰杯』競賽舞臺。這一次,他和團隊成員從家門口的第十五屆『挑戰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開啟征程。拿到第一名的阿裡木江盼望著這場在母校上海大學舉辦的終審決賽上,能夠再次圓夢。

  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將於11月14日~19日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舉行,像阿裡木江這樣翹首以待的參賽人員並不少。

  據了解,此次大賽預計有超過120名專家評委(含兩院院士)、5000餘名注冊師生、5000餘名非注冊來賓、200餘名工作人員、4000餘名學生志願者參與大賽終審決賽期間的各類活動。

  這並不是上海第一次舉辦『挑戰杯』。繼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第三屆競賽、2005年在復旦大學舉辦第九屆競賽之後,時隔12年,大賽再次來到上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纔、科技領軍人纔、青年科技人纔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此次大賽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緊密圍繞國家戰略,立足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出『創新、開放、協同、引領』的辦賽理念,設計了『1+2+X』的辦賽模式。1指主體賽,2指『一帶一路』國際專項賽和『海峽兩岸創新挑戰訓練營』兩個專項活動,X指圍繞大賽舉辦的相關特色活動。

  據大賽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競賽具有對接國家戰略、加大國際合作力度、服務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創』人纔培養等亮點。

  為助推優秀競賽項目落地,進一步推動『挑戰杯』競賽由創新成果交流展示走向創新成果轉化交易的雙向互動模式,終審決賽期間還將舉行『創新創業高端論壇』『創新型人纔專場招聘會』『創新成果發布會』,力求充分發揮大賽『苗圃』和『育人』效應,打造創新創業全過程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