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中外記者見面會講話啟示⑧
2017-11-15 09:33: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雖然她是一個國,卻更像一個家,當你來到中國,就一定會喜歡她……』兩位外國歌手騎著共享單車穿街過巷,手舉自拍杆分享行走中國的快樂與精彩。這首走紅網絡的英文歌曲,折射出走向世界的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

  『同各國人民一道,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莊嚴承諾,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價值信念,宣示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贏得國際社會一致認同。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定發展自己,以超過30%的貢獻率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從『一帶一路』建設讓昔日『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再次成為沿線人民的福祉,到國際舞臺上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與主張激發廣泛共鳴,中國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務實行動,以始終作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責任擔當,書寫著崇尚和平、造福人類的堅定信念。『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這是中國人民的朴素願望,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追求。

  中國的奮斗,成為世界的奮斗;中國的貢獻,贏得世界的尊重。十九大期間,165個國家452個主要政黨發來855份賀電賀信,前來采訪的外國記者創下歷史新高。《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在短短數年內,以22個語種、25個版本、600多萬冊的發行量,覆蓋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新未來最好的希望來自中國』『世界2030年時的面貌取決於中國』,國際社會的期許詮釋中國分量。世界矚目的背後,是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帶來了機遇,是中國的進步為未來帶來了希望,是中國的成功路徑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方案。

  『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回望社會主義500年,馬克思目光如炬關注人類的未來,把人類的幸福作為畢生奮斗的崇高理想。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的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奉為堅定信仰,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從苦難中走過來,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歷史底蘊,抱守『協和萬邦』『和實生物』的文化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醒獅,越是發展壯大,就越會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

  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1985年,鄧小平同志講道:『到下世紀中葉……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宣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有信心,更有力量。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