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十九大精神進校園:將年華匯進時代旋律 把青春融入祖國山河
2017-11-15 07:13:18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孫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探求真理,讓新思想在校園落地生根

  10月27日,華東理工大學的青年學子在第一部黨章的誕生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學習黨章活動。當日,以『明燈講堂』為名的大學生思政專題講堂在紀念館正式開講。學生黨員代表結合學習十九大新修訂的黨章,暢談體會。

  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將其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依托學術傳統和資源優勢,多所高校近日紛紛成立研究中心,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校園落地生根。

  10月25日上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人大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高地』,將動員和匯集全國頂級學術資源,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同日,全國首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學習社』在南京大學成立。南大團委書記索文斌談起成立學習社的目的:『引領南大青年積極主動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營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濃厚氛圍。』

  『青年學習社使我們的專業學習在第二課堂得到了延伸,它不僅是不同專業同學交流互鑒、共同進步的新興平臺,更是引領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熱潮的重要陣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將成為南大青年參與社會、接力奮斗、書寫華章的理論基礎。』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李秋實說。

  與此同時,天津財經大學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四川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科技經濟學研究中心、中華文化研究院等4個社科研究機構,形成『1+3』社科研究機構布局,系統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

  10月29日,湖南師范大學舉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成立儀式。『我們要不斷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校黨委書記李民說。

  11月12日上午,復旦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工程』啟動。校黨委書記焦揚在發言中說:『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時代,要趁勢而上、順勢而為、有所作為,要進行系統的而不是零散的、整體的而不是分散的、全面的而不是部分的研究,以理論研究牽引帶動馬克思主義學科群發展,牽引帶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隊伍建設,牽引帶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建設。』

  啟動宣講,當好十九大精神的播種機

  『作為宣講團的一名成員,我深感使命光榮。我一定和同事們一道努力學透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備課,講清楚、講到位,不辜負黨中央對理論工作者的期待!』11月9日下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正式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骨乾教師吳建偉從黨委書記山紅紅手中接過鮮紅的聘書。

  連日來,各個高校相繼開啟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成立教師和骨乾學生宣講團,努力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員。

  10月24日,重慶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宣講團,就少數民族同學、港澳臺同學、學生文化藝術團等群體,組織相應分團分別開展十九大精神學習會暨少數民族交流會、港澳臺同學交流會、文化藝術交流會。『大陸的經濟發展迅速,前景一片光明,我畢業之後很願意留在大陸發展自己的事業。』來自臺灣的陳詩孟在港澳臺同學交流會上說道。

  10月30日,由54人組成的武漢大學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正式成立。成員包括全體校領導、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學者和黨務部門負責人代表。同時,由青年教師、網絡評論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骨乾組成的網絡宣講團,利用公眾號等新媒體的形式隨時隨地發布學習內容,成為武漢大學一支網絡上永不停歇的宣講隊伍,真正成為師生員工『口袋裡的宣講團』。

  11月8日,西南財經大學成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生宣講團,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博士生張林作為首個『開講人』,面向30餘名學生黨員進行示范宣講。這位同學們心目中的『學霸』,運用深厚的理論學養深入淺出地宣講十九大報告,並時不時拋出幾個故事,嵌入自己的親身感受,讓宣講有高度、有溫度,貼近了同學們的生活。『十九大精神是青年成長成纔的思想燈塔,照亮了莘莘學子實現人生價值的路。』在座的宣講團成員、國際商學院費瑾同學表示。

  南開大學十九大精神學生宣講團走進幫扶村

  11月12日,初冬的津城寒風凜冽。在天津市武清區大王古莊鎮韓指揮營村的小廣場上,南開大學團委組織十九大精神學生宣講團走進南開大學幫扶村,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面向韓指揮營的數十名黨員群眾上了一堂鄉村振興一線的特殊黨課。宣講團成員與駐村幫扶組乾部,通過互動、表演的形式,共同為村裡的黨員群眾帶來一場生動的宣講,共話鄉村未來發展藍圖。高校學生宣講團,讓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從校內走向校外,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人民群眾心中。

  ……

  『快看!這兒有個金色的黨徽!』秋日的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內,從中心花園經過的人群都紛紛拿出手機,記錄著綠色的大草坪上那幅由銀杏葉構成的巨型畫作——一枚金燦燦的黨徽和學校辦學遷移路線圖。青年學子們在銀杏葉組成的黨徽前,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學院2017級研究生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鏗鏘有力,激勵青年人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傳遞著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堅定信心,凝聚起萬千學子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僅要內化於心,還要外化於行。『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踏實的態度,到國家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更多地參與到西部、鄉村等發展不平衡的地區的建設中,將年華匯進時代的旋律,把青春融入祖國的山河。』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池松恆發自肺腑地說。這也是神州大地青年學子們的共同心聲。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