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共同開闢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
2017-11-14 14:34:3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共同開闢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接連發表了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和題為《攜手譜寫亞太合作共贏新篇章》的重要講話。習主席的演講和講話高瞻遠矚,深刻洞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提出了共建亞太更加美好明天、引領全球新一輪發展繁榮的中國倡議,發出了順應大勢、勇於擔當、共創未來的中國聲音,贏得了與會嘉賓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共鳴。

  亞太是全球經濟最大的板塊,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經貿合作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每年都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每次都貢獻促進亞太繁榮發展的中國智慧,充分體現了中方對加強亞太經濟合作的高度重視,充分彰顯了一位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和政治擔當:2013年在APEC巴厘島會議上提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路線圖,2014年在APEC北京會議上提出共築亞太夢想的宏偉藍圖,2015年在APEC馬尼拉會議上提出讓亞太繼續引領全球增長,2016年在APEC利馬會議上提出發展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中國方案不斷催生發展新動力,中國發展不斷惠及亞太地區人民,亞太合作共贏的步伐正在不斷向前。

  發展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國際金融危機發生10年來,國際社會一起努力,迎來了世界經濟逐步向好的局面。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正處在快速變化的歷史進程之中,世界經濟正在發生更深層次的變化——『正面臨增長動能的深刻轉變』『正面臨全球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正面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刻轉變』『正面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深刻轉變』。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習主席用四個『深刻轉變』精闢指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新方位,為觀察和判斷亞太合作和全球增長提供了全新視角。面對世界經濟的深刻轉變,亞太在改革創新大潮中是勇立潮頭,還是遲疑徘徊?是主動引導經濟全球化繼續前行,還是在挑戰面前猶豫不定?是攜手開闢區域合作新局面,還是各自漸行漸遠?答案是清楚的,各方必須順應大勢,勇於擔當,共同開闢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

  這個光明未來如何開闢?習主席不僅提出了目標,還提供了方法——『繼續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繼續謀求創新增長,挖掘發展新動能』『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各方應合力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向著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的目標不斷邁進。創新是撬動發展的第一杠杆,各方應搶抓機遇,加大創新投入,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引領全球創新發展的方向。聯動發展是對互利共贏理念的最好詮釋,各方應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亞太互聯互通網絡,充分發揮對實體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包容性不足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各方要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發展戰略,做大開放普惠的市場,做強利益共享的鏈條,讓人人擁有機遇,享有成果。

  行勝於言。共同開闢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需要每個成員腳踏實地拿出行動。習主席在講話中呼吁:『亞太各方應該因勢利導,立足於行動,引領全球新一輪發展繁榮。』只有堅持不懈推動創新,用好亞太經合組織平臺,深入落實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讓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開花結果,最大限度釋放發展潛能,纔能打造強勁發展動力。只有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按照商定的路線圖,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在開放中實現亞太新一輪大發展,纔能創造廣闊發展空間。只有積極踐行包容性發展,落實好包容行動議程文件,處理好公平和效率、資本和勞動、技術和就業的關系,纔能讓民眾有更多獲得感。只有不斷豐富伙伴關系內涵,強化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政策協調對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減少政策負面外溢效應,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纔能實現互利共贏。

  亞太的和平、穩定、繁榮屬於全體亞太人民,亞太的未來要靠亞太人民攜手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中國必將展現出更加自信的大國擔當,為亞太發展繁榮貢獻更大的中國力量。中國大發展,亞太大繁榮。站在新的起點上,只要各方積極發展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腳踏實地推進合作,紮紮實實采取行動,就一定能共同開闢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南方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出席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訪問越南、老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