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龜速快遞、暴力分揀、快遞損毀 雙11後遺癥來襲
2017-11-14 09:12: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突發

  4500份快遞燒毀在高速路上

  快遞慢但終究會到,然而有些人恐怕永遠見不到自己的快遞了。據報道,11月11日中午12點45分,G60滬昆高速衢州段往杭州方向426KM+800M(距常山東閣底收費站200米)左右發生起火事件,大火吞噬了一輛快遞運輸車以及車上的4500多件包裹。

  據駕駛員武某稱,他於當日凌晨5時許從江西鷹潭出發,拉一車快遞去浙江義烏。車上裝有包括大件物品如床、桌子、門板之類的家具共4500件左右的包裹。行駛到事發位置時,他發現掛車後部起火,火勢蔓延較快,不一會兒整個掛車全部燃起熊熊大火。

  高速交警衢州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阮志岳和民警祝錦濤接到這一警情後,從閣底出發至現場迅速封閉車道,協助駕駛員將牽引車與掛車分離,並用車載滅火器材進行先期處置。由於雙11當日轄區天氣轉陰且有較大西南風,車載滅火器材無濟於事,火越燒越旺。數分鍾後,常山消防人員到達現場,纔將肆虐的火魔撲滅,可掛車及一車貨物燃燒殆盡。所幸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員受傷,而起火原因有待消防進一步調查認定。

  高速交警提醒,入冬後雨量明顯偏少,天氣比較乾燥,加上這個季節一般以西南風或西北風為主,發生火災極難控制。目前正值雙11後幾日的物流運輸通行高峰期,快遞物件一般以固態物品加填塑料泡沫、海綿類防(減)震材料及油紙、編織袋類外包裝為主,此類材料極易燃燒且不易撲滅。故請廣大駕駛員在運輸過程中要規范裝載、捆紮牢靠,避免行車過程中物件相互碰撞摩擦引發起火。同時,要給所駕駛的車輛配齊配全車載消防器材。

  爆料

  博世洗碗機雙11促銷反而漲價

  昨天有媒體曝光『博世家電官方旗艦店』雙11期間銷售的一款洗碗機比平日價格更貴而且取消了原有的優惠,使得買家在雙11當天的入手價格比之前更貴。根據調查,位於天貓的『博世家電官方旗艦店』店鋪主頁上,一款名為Bosch/博世SKS51E01TI臺嵌兩用智感全自動洗碗機,在10月30日時的價格顯示為4940元,而且當天從『10.30 0:00至10.31 17:59』的活動時間,該商品在價格上還可以享受200元和曬單紅包50元的優惠,也就是顧客最低只需花費4690元。

  但在雙11當天這款機器的價格卻漲到了4990元,而且商家還取消了當初推出的50元曬單紅包,也就是每臺機器要多花300元。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再度登錄該網頁,顯示其價格為5290元,而11月13日至11月15日可選用300元優惠券,仍相當於4990元。但商家對該商品的原價標注則是6400元。對此,該商家的客服則表示『活動不同,商品價格也會改變』。(記者趙新培張欽)

  支招

  雙11購物出問題該怎麼辦?

  對於網購中發生的糾紛,天穗律師事務所律師給消費者支了幾招。

  收到假冒偽劣商品

  向工商局投訴

  網購遇到『李鬼』時有發生,消費者可以要求網購平臺披露商家信息,提供商家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向轄區的工商局進行投訴。同時收集整理相關購物材料(如商品對人身體產生危害則收集醫院或相關機構出示的證明),將所購得的商品送到轄區的質監部門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證明商品是假冒偽劣產品,商家可能涉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必要時還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假若商家無法提供工商登記信息與品牌授權信息,網購平臺對其未盡到審查義務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商家以物流損壞為由拒絕退款

  向網購平臺投訴

  無論是付款後貨物從商家寄往買家,還是退款時貨物從買家寄往商家,當商家聲稱貨物被物流損壞拒絕退款時,商家應該向物流公司索賠,而不應該向買家主張權利,此事可以向網購平臺投訴,責任很清楚。除非商家能夠請物流公司提供蓋有公章的書面證明,證明物流過程中沒有損壞,也就是說物流包裝沒有打開或擠壓變形,以此反證商家寄出物品時物品完整(或買家退貨寄出時就是廢品)。

  貨物在物流過程中損毀或丟失

  商家先賠償

  與上面的情況一樣,商家發貨後貨物在物流過程中出現損毀或丟失的情況下,應由商家向買家作出賠償(補發商品或退款),其後再由商家向物流公司索賠。根據《合同法》第311條規定:『在貨物運輸中,承運人應當將貨物安全運輸到目的地。承運人應當對自接收貨物時起至交付貨物時止所發生的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未收到貨物的情況下,買家無須為此承擔責任。

  打差評遭商家騷擾恐嚇

  直接向公安報案

  對於騷擾行為,如電話、短信惡意騷擾恐嚇的,受害人可以報警救助。可以以錄音、聊天記錄等方式保留好對方對你或你家人進行污蔑、謾罵、恐嚇的證據,然後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因此,遇到解決不了的網購難題時,不妨諮詢專業律師,尋求律師的幫助,快速解決問題。

  法律專家提醒網購者,一定要提高證據意識,及時留存與網絡購物交易相關的重要頁面信息等證據,否則即便你再有理,也可能因為舉證不足而承擔不利的後果。(記者趙新培)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