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征地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2017-11-14 09:12: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

  征地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確保農民知情權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13日表示,征地制度改革試點還有一年多的攻堅期,要加強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度融合,勇於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改革取得預期效果。

  本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宣布,原定今年底結束的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期限延長一年。改革主要包括3個方面,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外界對此充滿期待。

  曹衛星表示,國土部將進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權益。要把握好改革要求,縮小征地范圍,重點探索認定辦法,規范征地程序,重點確保農民知情權。制定征地補償標准,重點堅持公平合理補償,建立多元保障機制,重點落實保障長遠生計的途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重點搞好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大體平衡。

  曹衛星同時要求,繼續加大征地信息公開力度,建好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及時、准確公開征地信息,規范征地行為,保障被征地農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減少征地矛盾糾紛。

  近期,我國耕地保護的一大創新是耕地佔補平衡『算大賬』。曹衛星表示,國土部將規范指標跨區域調劑。堅持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調劑為輔、國家適度統籌為補充。加強對跨區域指標調劑的管控和指導,綜合考慮補充耕地成本、資源保護補償和管護費用,合理確定調劑價格,引導收益分配使用。優先支持貧困地區指標調出,加大扶貧攻堅支持力度,嚴格落實耕地補償制度。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的意見》出臺,強調將加強對耕地保護責任主體的補償激勵,實行跨地區補充耕地利益調節。這就意味著貧困地區將優先獲得指標調出,從而使土地產生更大效用,換取急需的發展資金。

  據了解,我國將嚴格控制建設佔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繼續實行耕地先補後佔,倒逼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減量化管理,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同時,拓寬渠道算大賬,轉變補充耕地方式,實行多來源途徑、多資金渠道補充耕地用於佔補平衡。建立耕地數量、水田、產能儲備庫,實行指標分類管理。(記者黃曉芳)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